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60年代计算机辅助笔迹鉴定的研究就开始了。当时,苏联的几名研究者在1966年发表了用计算机进行笔迹鉴定的研究报告,当时他们所用的方法是从俄文字符骨架中提取一些代表点作为特征,如用俄文中的字母“K”作为实验样本,当时得到了75%的鉴定正确率。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计算机辅助笔迹鉴定的研究和开发演变成了一个热潮。其中属前联邦德国刑事技术部主持研制的计算机联网笔迹鉴别系统影响最大。该项目有大量专家学者参加了研究,虽然投资大、历时长,但是也获得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语言文字上的渊源,日本的方法比较适合中国的情况,而且日本学者在这方面发表的文献数目也比较多,质量也都比较高,很值得我们借鉴。目前中国的文检技术水平在在世界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特别是在笔迹鉴定这一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科院自动化文字识别实验室与北京市刑事科技研究所合作就开始了计算机辅助笔迹鉴定的研究,之后后众多国内的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都在致力于笔迹鉴定计算机系统方面的开发,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真正投入广泛使用的到现在还很少。当前,传统的由笔迹鉴定专家人工进行笔迹鉴定的工作方法已难以满足目前工作量很大的笔迹鉴定要求。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及数字图像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笔迹鉴定工作也应借助科技优势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因此,我们还需对计算机辅助笔迹鉴定的相关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除了引言以外分为五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于纹理的计算机辅助笔迹鉴定算法概述和目前研究状况及问题的提出;第二部分主要简析了计算机辅助笔迹鉴定系统的构成;第三部分是笔迹图像的预处理算法分析;第四部分见简析研究了笔迹特征提取的算法;最后是对基于纹理的计算机笔迹算法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