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有氧舞蹈项目,决赛中8支队伍的成套动作,从成套艺术性、完成质量、难度选择比较和FIG定义下该项目在我国体育领域的发展这四方面进行研究,对有氧舞蹈项目在我国竞技比赛中的发展方向进行针对性分析,为我国有氧舞蹈项目稳固立足于国际舞台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对比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从有氧舞蹈项目独特特征体现中对场地利用、队形、托举配合、过渡连接、技术技巧、一致性、难度的分值对比和失分情况、成套的创编特点和该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的结论整理如下:1、中国队在本次比赛中艺术分和完成分都不是最高的,但综合实力尤其突出,运动员的技术和表现能力都很强,成套编排中,复杂变换的动作和爵士舞的风格演绎都为本次夺冠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中国队在前些年对世界强队的模仿中,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到现在终于立于国际强队之列。2、本次比赛中,大部分队伍在动力性配合上编排较少,只是在造型和第二风格特点时才出现,动作较为简单,多以拉手、拍手和辅助完成过渡连接为主,层次上的变化不够突出;针对中国队本次比赛中动力性配合完成现状,我国运动员和教练员在成套编排中,应多尝试新颖的配合形式,增加成套风格的饱满度,更好的提高成套艺术性。3、本次比赛有氧舞蹈成套中的过渡与连接动作在空间转变方式上,男女运动员的动作难易程度不一致,女运动员的动作技巧性较弱,技术技巧动作不够平衡,一些过渡动作过为简单,有较大提高空间;在成套过渡与连接的编排中,对过渡动作的空间差异化视觉效果需要更加强化,成套中的手翻、侧翻和空翻等技巧动作不要只局限于固定的节拍中,在操化和操舞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体现,增加动作的复杂程度。4、在技术动作的完成能力上,运动员的个人实际能力不平均,身体能力的缺失导致一些关键的难度出现明显失误,对成套的制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应当加强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能力,以及各种舞蹈意识的培养和小关节的身体感觉,特别是动作律动时的爆发力练习。5、难度动作的选择上,各国参赛队都较为相似,个别队伍的难度分值也没有完全达到最高要求,难度选择面的广泛性、分值大小与运动员实际能力的高低有着直接的联系;难度动作的选择应着重突出编排的风格和队伍的特色,并完美的完成。6、第二风格操舞动作的编排应将不同的舞蹈元素和健美操操化动作揉合在一起,使舞蹈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健美操的成套中完美体现,是成套创编的重难点,从竞赛现场的角度来看,和音乐的完美融合并具有较大幅度的高视觉冲击力动作是未来第二风格操舞编排的方向。7、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推广方案和优惠政策,在赛事推广方面增加该项目运作的投入,起到领头羊作用;教育直属院校在学校教学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方面,应积极参与到该项目的竞赛体系中来,增加该项目专业教师的选拔和培养,运用社会舆论的力量,用多种形式对有氧舞蹈项目进行宣传和推广,增加该项目曝光度,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和喜欢上有氧舞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