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更缺少经济发展急需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在旧体制下,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常常主要依靠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大量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这种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地区经济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低下,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无论从加速经济发展或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来看,西部地区都更需要外部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外部强势的刺激与推动。在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已成为西部地区上上下下的共识和各省市区共同采取的发展战略。
本文介绍了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并对东部与西部民营企业的对外贸易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发展差距表现在质与量两个方面。从质的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发展的自身能力以及调整与适应环境能力等方面的差距。从量的方面来看,主要从民营企业的总体规模、民营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及民营企业实力三大方面比较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的差距。
对西部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指出西部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具有资源优势、地理优势,但与东部相比,西部地区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都比较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由于经济总量大的国家或地区,其对外贸易绝对量也大;经济更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对外贸易也更发达,因此我国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首先受制于其较落后的区域经济。同时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发展滞后,不仅在民营企业的绝对量上远远落后东部沿海地区,而且民营企业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远远不及东部沿海地区,这导致了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对外贸易落后。除此之外,西部地区在区位、要素禀赋、外部环境上与东部地区存在差异,也是导致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对外贸易落后的原因。
对浙江省民营企业对外贸易进行剖析,得出浙江省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的原因在于:(1)区位优势,(2)政府的大力支持,(3)产业集聚的推动作用,(4)企业的制度创新,(5)出口贸易方式多样化。
根据对西部民营企业对外贸易进行的分析及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成功的经验提出发展西部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建议:(1)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政府支持,(2)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自我完善与创新,(3)民营企业国际化,(4)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和边境旅游,(5)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6)利用西部地区的特色资源,着力发展特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