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通痹舒筋液透药联合推拿手法及功能锻炼治疗中度僵硬期肩周炎的疗效及异常超声图像治疗结束后的变化情况。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骨伤科就诊的肩周炎患者中,筛选出105例符合标准的中度僵硬期患者,通过SPSS软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5例,A组脱落2例,实际33例;B组脱落3例,实际32例;C组脱落3例,实际32例。同时记录其性别、年龄、病程、病位等基本信息。A组按推拿手法+功能锻炼;B组按生理盐水透药+推拿手法+功能锻炼;C组按通痹舒筋液透药+推拿手法+功能锻炼;每位患者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结束后2个月测量并记录患者VAS、ADL、ROM、MMT评分,及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个月异常超声影像如炎症、积液等变化情况,所得数据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三组病例的一般情况及病情等资料,P值均>0.05,无统计学差异。2、97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共有26例无异常,71例有异常,阳性率为73.20%,各组图像异常数在炎症、其他(积液等)比较,P值均>0.05,无统计学差异。3、A、B、C三组病例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VAS、ADL、ROM、MMT评分及CMS总分数分别进行组内比较,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在VAS、ADL、ROM、MMT评分及CMS总分数较治疗前有上升趋势。4、治疗4周后,(1)A、B组间总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于A组。在VAS、ROM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VAS、ROM评分方面较A组上升趋势大;在ADL及MM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C组间总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优于A组。在VAS、ADL、ROM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VAS、ADL、ROM评分方面较A组上升趋势大;在MM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B、C组间总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优于B组。在VAS、ADL、ROM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VAS、ADL、ROM评分较B组上升趋势大;在MM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结束2个月后,(1)A、B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疗效较A组上升趋势大;两组超声图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C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疗效较A组上升趋势大;两组超声图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超声图像改善情况优于A组。(3)B、C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疗效较B组上升趋势大;两组超声图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超声图像改善情况优于B组。结论:通痹舒筋液透药配合推拿手法及功能锻炼能改善患者肩部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关节活动度及肌力,是一种能有效、有针对性的促进中度僵硬期肩周炎恢复的综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