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2型糖尿病合并肝癌术后临床病理特点的对比性研究研究目的病理诊断被认为是肝癌诊断的金标准,本研究通过回顾性收集手术切除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对比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根据检索词“肝*肿瘤或肝*癌或肝*占位”等连续收集2010.1至2015.11因原发性肝癌住院的病例资料,在微缩病历系统里根据病案号查找具体信息,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等,选择肝胆外科首次施行手术切除治疗的肝癌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纳入的肝癌病例资料,按照是否合并T2DM分为两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病理特点,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吸烟、饮酒、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Child-Pugh、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结果等基本信息。研究结果1、通过筛查某院2010.01至2015.11原发性肝癌病例的收治情况分析发现,近6年的总收治例数为6268例,平均年龄为54.5±12.2岁,其中男性4891例,占78%,女性1377例,占22%,男女之比为3.55:1。女性平均年龄56.5±12.9岁显著高于男性平均年龄54.0±11.9岁(P<0.001)。按照是否合并T2DM分组为合并2型糖尿病组(T2DM组)421例(男性349例,女性72例)和非合并2型糖尿病组(NT2DM组)5847例(男性4542例,女性1305例),T2DM组的男女比例4.84:1较NT2DM组的男女比例3.48:1显著升高(P=0.013),T2DM组的平均年龄61.9±11.4岁显著高于NT2DM组的54.1±12.1岁(P<0.001)。2、最终纳入研究的是手术切除治疗的肝癌病例748例,平均年龄52.4±11.2岁,最小年龄12岁,最大年龄82岁,男性602例,女性146例,男女比例4.1:1。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组为T2DM组75例和NT2DM组673例。T2DM组的男女比例14:1较NT2DM组的3.8:1显著升高(P=0.003)。T2DM组的平均年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BMI、高血压均显著高于NT2DM组(P<0.05)。通过对T2DM组和NT2DM组的病理学特点分析发现,组织学分型中,T2DM组的胆管细胞型和混合型比例(25.3%)较NT2DM组(14.7%)的有显著差异(P=0.009)。分化程度中,T2DM组的高分化比例(26.7%)较NT2DM组(13.5%)的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001)。NT2DM组的肝硬化、乙肝、AFP值显著高于T2DM组(P<0.05)。T2DM组与NT2DM组在吸烟、饮酒、教育程度、Child-Pugh分级、肿瘤大小和TNM分期等对比研究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男性肝癌患者明显多于女性。2型糖尿病与肝癌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相关性,T2DM组的高分化、胆管细胞型和混合型比例明显高于NT2DM组,T2DM组与NT2DM组在临床特点间有一定差异。第二部分糖尿病对于肝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分析研究目的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分组,对比分析已发表的肝癌术后患者的预后特点,对1年及5年的生存预后进行meta分析,了解合并糖尿病与否对于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4个数据库,根据检索词搜索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文献筛选、阅读全文等方法提取最终纳入文献,对入组文献数据的研究结果通过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析两组生存率的结果并用stata12.0进行发表偏倚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共纳入11篇研究文献,皆来自亚洲地区,8篇中国研究,3篇日本研究,累计共有研究对象3920例,其中合并糖尿病组774例,非合并糖尿病组3146例。结果显示,与非合并糖尿病组的肝癌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患者的1年生存率之比为OR=0.74,95%CI(0.55,1.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年生存率之比为OR=0.53,95%CI(0.43,0.65),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年复发率之比为OR=1.93,95%CI(1.45,2.56),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Stata12.0软件检测发表偏倚和敏感性分析,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和异质性(P>0.05)。研究结论糖尿病可能降低肝癌术后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并增加肝癌的复发率,糖尿病可能是肝癌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