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研究膀胱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HLPP2和Akt1的表达。 2.探讨膀胱癌中PHLPP2和Akt1蛋白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临床TNM分期、病理分级、浸润、复发等有无关系。 3.探讨膀胱癌中PHLPP2和Akt1的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 方法: 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膀胱癌及10例癌旁正常石蜡组织标本中PHLPP2和Akt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蛋白表达率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 2.RT-PCR方法检测10例膀胱癌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HLPP2和Akt1的mRNA表达水平,并对其mRNA表达率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 3.对PHLPP2和Akt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与否、初复发、病理分级、TNM分期、浸润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评价其临床意义。 4.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证实PHLPP2和Akt1蛋白的表达相关性。 结果: 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HLPP2蛋白在胞浆及胞核中均有表达。 ①70例膀胱癌组织中PHLPP2蛋白表达阳性的有23例,表达阴性的有47例,阳性率为32.9%(23/70)。 ②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阳性的有9例,表达阴性的有1例,阳性率为90%(9/10)。 在肿瘤组织中PHLPP2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x2=11.904,P=0.000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kt1蛋白阳性表达多位于胞浆,少量在胞核表达。 ①70例膀胱癌组织中Akt1蛋白表达阳性的有51例,表达阴性的有19例,阳性率为72.9%(51/70)。 ②在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阳性的有2例,表达阴性的有8例,阳性率为20%(2/10)。 在肿瘤组织中Akt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x2=10.933,P=0.000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PHLPP2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和浸润情况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初复发情况、病理分级无关(P>0.05)。 ①统计学分析显示PHLPP2在TNM分期为1-2期的膀胱癌患者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3-4期患者,x2=22.157,P=0.0017。 ②在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x2=11.374,P=0.0007。 4.Akt1蛋白与肿瘤病理分级、TNM分期、浸润及初复发情况有关(P<0.05),而与病人的性别、年龄、是否吸烟等情况无关(P>0.05)。 ①统计学分析显示高级别癌Akt1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癌,x2=3.954,P=0.046。 ②Akt1在TNM分期为3-4期的膀胱癌患者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1-2期患者,x2=8.957,P=0.001。 ③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x2=7.064,P=0.007。 ④复发患者Akt1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初发患者,x2=6.157,P=0.013。 5.PHLPP2与Akt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①70例膀胱癌患者中,两者表达均阳性的有12例,均阴性的有9例。 ②PHLPP2表达阳性而Akt1表达阴性的有14例,Akt1表达阳性而PHLPP2表达阴性的有35例。 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得出二者呈负相关(r=-0.344;t=-3.016;P=0.0036)。 6.RT-PCR结果显示PHLPP2 mRNA相对表达量。 ①10例膀胱癌组织中较低(0.82±0.40); ②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相对表达量较高(1.41±0.45)。 运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PHLPP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8)。 7.RT-PCR结果显示Akt1 mRNA相对表达量。 ①10例膀胱癌组织中较高(1.63±0.26); ②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相对表达量较低(0.74±0.28)。 运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Ak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 结论: 1.PHLPP2蛋白和mRNA在膀胱癌组织中相比癌旁正常组织表达下调,其阳性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和浸润情况相关,可指导诊断治疗和评估预后,为膀胱癌分子标记物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一个新靶点。 2.Akt1蛋白和mRNA在膀胱癌组织中相比癌旁正常组织表达上调,其阳性表达与患者的肿瘤病理分级、TNM分期、初复发和浸润情况相关,提示Akt1与膀胱癌的恶性生物行为有关,对患者临床分期及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PHLPP2和Akt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趋势相反,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提示联合检测PHLPP2和Akt1蛋白的表达,相比单一检测一种蛋白,明显提高诊断率,对判断膀胱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