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诸如脍炙人口的《红字》和短小精悍的“心之寓言”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流传甚广。霍桑创作与流行于他那个时代的哲学思潮——超验主义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他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思想观念,如打破“命定论”神学教条,依靠自省、自助达到自我救赎,以及象征主义手法的广泛应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超验主义的精神内涵;但另一方面,霍桑又不是一个超验主义者,他并没有全然拥抱超验主义思想,在人性善恶,人与上帝的沟通对话等基本问题上他都与超验主义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见解。即便在对自助问题上,即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上也没有超验主义者那么自信与彻底。无论是意识观念上的认同还是对立乃至批判,霍桑与超验主义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认同是受到影响,批判是对影响的反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认定,霍桑是受到超验主义影响的:他认同并接受了超验主义的一部分观点,但与此同时又否定并反对超验主义的一部分观点。 全文分为导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结语五部分。导言部分简单介绍了霍桑与爱默生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及两人之间的关系,接着描述了国内目前对两者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通过分析霍桑作品中所包含的超验主义精神,揭示了霍桑对超验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分为两个小节:第一节论述超验主义“万物有灵”说与霍桑广泛应用的象征主义手法之间的联系,第二节论述超验主义自助论对霍桑自我救赎观的影响。第二章通过大量实例论证了霍桑对超验主义思想的批判,也分为两个小节:第一节论述霍桑的人性本恶论对超验主义人性本善论的颠覆与批判,第二节沦述霍桑以恶为起点、善恶相倚的超越观对超验主义以直觉感悟为途径的超越观的否定与嘲讽。第三章进一步探讨霍桑何以对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作出这样的认同与批判的原因,分为三个小节,试图从作为小说家的霍桑与作为哲学家的爱默生的不同视角、清教思想与时代背景对霍桑的影响、霍桑的成长经历和性格因素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说。 结语部分归纳全文,总结两人之间的关系以及霍桑对爱默生超验主义的部分认同与部分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