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儿童语用能力评估工具的编制及应用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4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用能力作为儿童语言能力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源泉,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语用能力评估作为衡量儿童语用能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并开发了一些评估工具。目前,学术界关于儿童语用能力评估的研究还存在如下不足和局限:一是用于儿童语用能力的评估工具(量表、测试题)多为儿童语言能力评估工具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分测试(分量表),存在内容不完整、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二是语言样本分析法,需要使用者将语言样本转录、编码,存在操作复杂、对使用者素质要求较高等问题;三是相关评估工具和方法多为国外研究者研发,主要基于英语语言文化背景,与汉语语言文化存在差异,其适用性有待改善;四是缺乏专门针对我国5-6岁儿童汉语语用能力发展的评估工具。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我国5-6岁儿童汉语语用能力为研究对象,1.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儿童语用能力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从理论上确定了儿童语用能力的构成,建构了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专家咨询法,邀请一线幼儿教师试用该评估工具,对儿童语用能力的行为表现进行了观察与评价,针对专家意见和建议对评估测试题的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了修订,初步形成了评估指标体系,编制了评估测试题和评分标准。2.通过项目分析,删除了个别不适宜题项,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法,探寻了量表的潜在结构,并使量表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形成了初具合理结构的评估量表。3.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借助拟合路径分析模型与参考模型,拟合指标验证了评估量表结构的合理性与适宜性。基于上述研究步骤和过程,最终形成了以汉语语言文化为背景的《5-6岁儿童语用能力评估工具》。4.将《5-6岁儿童语用能力评估工具》加以实际运用,探究了我国5-6岁儿童汉语语用能力的发展现状,并为幼儿教师进一步发展该年龄段儿童的语用能力水平提出了建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编制的《5-6岁儿童语用能力评估工具》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能够在总体上反映出我国5-6岁儿童汉语语用能力的实际发展情况。本研究最终形成的评估工具由评估量表、语用能力测试题和测试题评分标准三个部分组成,评估量表涵盖了2个一级维度,5个二级维度,19个三级行为表现指标。2.本研究通过上述自编评估工具,测试和分析了120名5-6岁儿童汉语语用能力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5-6岁儿童汉语语用能力整体水平较好,社会语用能力发展水平高于语用语言能力;语用能力水平没有出现性别上的两极化;年龄对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影响,不同年龄儿童在语用语言能力特别是语篇组织能力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5岁半至5岁12个月儿童的语用语言能力发展最好。3.为进一步提高我国5-6岁儿童汉语语用能力发展水平,提出了通过叙事性讲述,提升儿童的语篇组织能力;组织主题辩论,发展儿童的会话能力和言语交流能力;通过提问引导,加强儿童的社交、情感调节和会话含义理解能力等对策。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基于汉语语言文化背景,编制了《5-6岁儿童语用能力评估工具》;2.评估工具科学、易于操作,为一线幼儿教师及时评估并掌握儿童语用能力发展情况提供了有效方法;3.探究了我国5-6岁儿童汉语语用能力发展状况,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为一线幼儿教师提升儿童语用能力发展水平提供了一定帮助。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受时间、精力、条件等因素限制,本研究还存在着研究变量考虑较少、样本量取值不足等问题,这些方面有待在后续研究中加以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智育、德育、美育文化共同组成了校园文化。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结合自媒体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和价值,推动高校院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本文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为切入点,针对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具体的体育文化建构策略进行了详细地探究和分析。
人的造血分化是一个极复杂且多步骤的发展过程,它起始于多能造血干细胞(HSCs)在骨髓微环境(HSCs niche)中的产生,以红细胞生成为终止。中间过程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定向分化和功能成熟,而每个步骤涉及众多复杂的调控过程。红系分化是造血分化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分化过程包括从造血干细胞(HSCs)生成开始,逐步分化发育成原始成红细胞,即最早期的红系前体细胞。随后,红系前体细胞会形成爆发集
Vangl2是在果蝇属中首次发现并鉴定的Van Gogh(Vang)基因的脊椎动物同源物,氨基端胞质区丝氨酸簇模体及羧基端胞质区的PDZ结构模体使其在进化过程中非常保守,该基因在人、小鼠、斑马鱼中存在着同源基因Vangl1,且其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73.1%,这种结构上的同源性决定了它们功能上的相似性。已知在原肠胚和神经胚发育过程中Vangl1和Vangl2基因的功能缺失可导致胚胎发育异常,严重者
学位
学位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L.,2n=38,AACC)是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植物,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分枝是其重要的农艺性状,与产量息息相关。众所周知,分枝是由腋芽发育而来,但是在大田环境下生长的油菜,其腋芽并不能全部发育成分枝,尤其是中下部的腋芽,这种现象制约了油菜产量。为了探索油菜中下部的腋芽不能发育成分枝的原因,本研究通过RNA-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在我国淡水水产品消费市场中占有重要份额,2018年产量达50万吨。但由于黄颡鱼胸鳍、背鳍的强大硬棘在应激时会产生关节锁闭现象,在捕捞、运输过程中极易互相戳伤导致黄颡鱼感染和死亡,消费者在剖杀黄颡鱼时也易受伤。此外,当前城市化、物联网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线上零售、冷链物流配送方式购买水产品。因此对黄颡鱼屠宰后再进行销售是较好的解决方式。但
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世界重要的油料作物,是仅次于大豆和棕榈油的第三大食用油来源。油菜对干旱敏感,每年因干旱造成的减产达30%以上。钾是植物体内需求最多的的矿质元素,维持细胞保持良好的渗透潜能,调节光合作用及同化物向各器官的转运。施用钾肥可有效提高作物对水分胁迫的耐受性。本研究针对长江流域季节性干旱频发的现状,以川油36和油研57两个抗旱性不同的油菜品种为材料,开展PEG60
学位
目的:云木香(Saussurea lappa C.B.Clarke)和藏木香(Inula racemosa Hook.f)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干燥根茎入药。它的抗炎作用已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大量研究表明,云木香和藏木香中主要活性成分的抗炎机制表现在:(1)抑制NF-κB,MAPKs,TRIF和STA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和基因表达;(2)有效抑制其他炎症通路相关因子(TNF-α,PGE2,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