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资源的有限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资源类产品的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供求形势十分严峻,这给我国的资源类产品进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资源类产品的进口不能完全依靠外国公司,如我国铁矿石的进口屡遭牵制,并陷入被动局面已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然而,一个令人欣慰的现象是,我国很多“走出去”的公司正在逐步参与到国外的矿产开发与对我国的出口之中。这将在良性状态下推动我国资源类产品的进口,并弥补我国资源产品的短缺。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扩大资源类产品进口,成为我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保持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同时,基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大力推进以对外投资为主要内容的“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对外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引进外资达到一定的程度、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必然要求发展对外投资。在一般动机上,对外投资可以转移过剩产能,获得市场、资源、技术等,其中,获得资源和市场是最基础的动机。从现有资料看,我国相当比重的海外投资会流向矿藏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目前,寻求资源要素成为影响我国主要对外投资合作方向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资源寻求型OFDI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伴随着对外投资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益成为广受关注的话题。因此研究清楚资源进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是影响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本文是基于以下思路开展研究的,首先描述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且主要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入手详细分析了我国对外投资的一些基本情况。其次从整体上描述了资源类产品的性质,之后立足能源和金属矿石两大类资源产品,例如石油和铁煤矿石,描述了我国资源类产品的需求现状和从国外进口这些资源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动机、投资类型和投资特点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资源进口效应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我国OFDI与资源类产品进口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理论假设。然后本文选取了我国资源进口额、对外直接投资额、GDP和汇率等四个变量,建立了相应的经验研究模型,进行了相应的检验。协整检验表明:四个变量之间存在一个长期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我国资源进口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与此同时,线性模型回归结果得出:我国对外投资与资源类产品进口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即我国对外投资每增加1%,就会相应地促进我国资源类产品进口增加0.1283%。最后,本文总结得出了全文的研究结论,说明了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