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由农业经济、农业技术、资源环境和农村社会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综合系统。它以水、土、生物、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为前提,以科学技术应用和有效组织管理为手段,以经济系统充满活力的稳定运行为目标,从而达到满足人类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的目标。农业可持发展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正因为如此,在该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具重要意义。近20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通过不同尺度的区域性试验、示范和推广,积极地推进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进行评价,以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评价和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核心。本研究以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基础,构建了以生产性、安全性、经济活性、稳定性和社会接受性为准则层,包含21个指标的指标体系。指标的选择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和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考虑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和主导目标。指标数量得到了控制,指标值易于获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建立数学模型是评价的另一项重要任务。主要内容包括指标权重的确定和指标值的标准化。本文介绍了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等指标权重方法;介绍了直线型、曲线型和折线型三类指标值标准化方法。本研究对陕西安塞县纸坊沟流域和米脂县进行了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指标值标准化采用直线型比重法。经对纸坊沟流域1997年农业可持续性的评价与分析表明,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改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和提高、稳定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作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农业生产经济活性还比较低。对米脂县1998年和2005年的农业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米脂县农业发展正朝着可持续趋势发展,但其水平还很低,限制因素不仅有自然条件差、农业生产水平低,还有经济活性低。实证研究表明,构建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能有效地评价该区域小流域和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出主要的限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