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耕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以连云港市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1982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提供粮食来源。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耕地的行为愈演愈烈,使得区域耕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受到破坏,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必然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从而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鉴于耕地生态安全的重要性,为防止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下降等问题,对耕地生态安全进行预警是一种有效途径,其目的是在耕地发生退化质变之前,及早提出预告、报警,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有效抑制、减缓、控制、整治,使耕地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因此,本文将区域耕地生态安全系统作为区域耕地生态安全预警的重点研究对象,开展区域耕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引入预警理论和借鉴相关领域预警实践成果,对区域耕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力图能够分析清楚耕地生态安全演化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下基于能值理论的耕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提出系统化的耕地生态安全预警分析框架。同时采用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分析、评估和预计在耕地生态安全目标下耕地生态系统出现警情的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从而更好的预报、防止耕地生态系统的退化。最后以连云港市耕地生态安全预警为实证研究,提出连云港市耕地生态安全高效可行的调控措施,为耕地区域生态安全的维护提供有效可行的方案。  通过研究表明:2000-2012年期间,连云港市虽压力指数呈现明显波动现象,但在响应和状态系统的共同作用下,该阶段连云港市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现出稳中有升的状态,这充分说明当压力系统对全市区域耕地生态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或是影响时,连云港市政府部门针对警情采用各类高效有力的调控措施来维护区域耕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RBF预测可知,2013-2017年间,连云港市耕地生态安全状况将处于“无警”的良好状态,并保持在稳中有升的发展趋势,但从压力子系统分析仍旧存在威胁。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连云港市应在人口密度、农药及化肥使用量、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加强控制力度,实现区域耕地生态安全的保护。
其他文献
英语课堂词汇教学,想达到理想的“输出”,在“输入”和“输出”两者之间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以下是本人结合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几节研讨课浅析对阅读课词汇教学的最新认识。  一、Krashen的输入假说概述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在《第二语言习得原理和实践》一文中提出了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的“监察模式”,它包括了五大假说,即习得与学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汉族之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这些少数民族的总人口,也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6.7%,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汉语言课程改革是很重要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少数民族在学习好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学习汉语,这也是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  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重要性是由我国的民族分布、民族关系及少数民族繁荣的需要所决定的,也是历史发
摘要:应用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辅助教学,可以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的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音乐欣赏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局面,有效地促进农村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本人于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在教学中尝试使用PPT课件辅助教学,并得到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 PPT课件使用 体会 思考  应用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中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极大地扩展
摘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教师在新课的导入上要多花心思,多动脑筋,力求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倦。”因此,我们应运用多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
现代多媒体技术突破了教育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使信息传送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地域更远,人的各种感觉得到了延伸,教学视野不断扩展,教学时间相对缩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加快了课堂节奏,增加了课堂信息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其课堂优势表现在: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注
伴随城镇规模的快速发展,城乡建设用地不断扩张,给生态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土地集约化利用、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以及狭隘观念等人为因素,造成了快速城市化地区物种适宜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