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直是我国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因农产品生产结构性过剩所带给政府的财政压力,从而实现农业高产、高效、优质、持续发展之目标,中国正在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全面调整。随着生产结构调整的推进,南方稻区出现了多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模式,以及与这些新模式相配套而组合成的新型种植、养殖方式。其中稻田种植牧草、养殖草食畜禽的农牧结合种植模式,已在南方稻区初具规模,而且发展势头较快。本研究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对引进的牧草品种进行品比试验、播种期、播种量、氮肥用量用法及种养结合等试验,并总结出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同时结合生产调研,对宁波地区种草养鹅种养技术作初步探索,为宁波地区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多花黑麦草品比试验筛选出的适合在宁波地区发展种草养鹅种植的冷季型牧草为四倍体多花黑麦先锋、多美乐。两品种产量比对照二倍体俄勒冈黑麦草增产14.8%以上;品质好,叶茎比高;供草期长,可供草至翌年6月底,比对照(5月中旬停止供草)供草时间延长40d以上。本研究通过暖季型牧草品比试验筛选出的适合在宁波地区发展种草养鹅种植的品种有高丹草Jumbo和苦荬菜。高丹草Jumbo是光周期敏感晚熟品种,生育期较长,鲜草和干草均表现为高产,且叶茎比高,适口性好,抗病性强,在宁波地区很有推广前景;苦荬菜青绿多汁,叶量大,适口性好,营养价值较高,鹅特别喜食,作为宁波地区发展种草养鹅的夏季饲料,适宜在宁波地区种植推广。本研究总结出了种草养鹅适宜的载鹅比为1000-1500羽/hm~2,并根据白鹅的消化特点及黑麦草的生长特性,采取适期购苗鹅,分期套养,在饲养期间尽可能增加喂饲量,前期以喂饲苗鹅饲料,中期以黑麦草为主,每日喂饲一次配方饲料或谷物,后期(60日龄以后)增加配方饲料投喂量,并减少其活动量的饲养方式,这一方式能使白鹅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并能提高黑麦草的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收入,效益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