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多媒体形态下大学英语词汇教与学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mkl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教育领域,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势不可挡。但是,网络多媒体的教学效果常常遭到质疑。人们对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运用、教师的角色的定位、网络形态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监控、其与学生学习成绩关联度等问题上存在较大的争议,支持与反对者各持己见,相关结论迫切需要实证研究的支持。本论文以大学英语课程中词汇学习为切入点,通过实证方法研究网络多媒体形态下,大学生与电子媒体的相互关系、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同的教与学模式对词汇学习的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为深入理解网络多媒体环境下教学与环境、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存在的不协调现象提供了思路,也为大学英语教学如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思考。本论文主要研究如下:我们首先调查了2003年与2013年十年间东南大学本科生电子媒体拥有率与网络使用情况的变化。对比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电子媒体拥有率、上网地点、上网原因、上网时长、上网目的、用网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少变化。这些变化表明,网络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同时也为其在外语教学中的有效使用提供了有力的心理环境、学习环境和技术支持,并佐证了多媒体的发展是如何促成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的改革的。论文还研究了基于注意假设和输出假设理论的计算机凸显功能对大学生词汇学习的影响。做出四个假设1.在即时后测中,根据学生的反应时(Reaction Time)和正确率,利用计算机突显功能进行输入加强的一班在识词测试和填词测试(输出)是否好于其他班?2.一班和二班同时通过计算机给予输入注意加强,但完成不同的输出任务,任务类型是否影响测试结果?3.伴随输出活动,在实义词学习时,借助计算机增强注意强化如字体、颜色、方位凸显、频率以及教师指导是否起着关键的作用?4.没有输出活动,通过计算机增强注意强化如凸显、频率颜色以及教师指导是否有助于学生的词汇学习?研究以东南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年级的四个平行班作为被试,每班25名学生:分别采用增加输入注意和输出注意并重的方法(模式1);只采用增加输入注意的方法(模式2);只增加输出注意的方法(模式3);以及控制班(无注意与输出加强模式)。实验运用了两种测量方式对20个目标词汇进行测试,一是单词识别测试,二是单词填空测试,并根据学生词汇测试的正确率和反应时来判断学生词汇学习情况。实验结果表明:(1)在正确率和反应时上,控制班与其他三个班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目标词汇的识别中,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利用凸显加强输入和输出的注意,对词汇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既有输入注意加强又有输出注意加强是提高学生输入性和产出性词汇学习的较好的方法。(2)模式1和模式2的差异显著(模式1反应时少于模式2,且正确率较高),证实了任务输出有利于促进词汇学习。在词汇识别测试中,除了学习者自身因素和输入特征之外,任务类型是语言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3)模式1和模式3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反应时P>0.05)(正确率P>0.05),证明在单词识别测试和填词测试中,任务输出、计算机文本强化、频率加强以及教师指导在实义词学习中作用不显著。(4)模式2和控制班的差异显著(P<0.05)说明没有输出活动,只有文本强化、高频率呈现的目标词以及教师的指导,学生在实义词的学习上可以取得明显的进步,进而促进词汇学习。该研究表明,基于注意假设和输出假设的计算机的凸显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注意机制,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论文最后实证研究了在网络多媒体形态下,多种教学和学习方式共存的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效益问题。实验做如下假设:1.网络多媒体辅助传统课堂教学是否可以获得最大的词汇学习效益?2.眼下盛行的PPT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词汇学习的作用有多大?3.在网络多媒体渐成常态的教学领域,传统教学是否还能与之相抗衡?4.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自主学习效果如何?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5.网络形态下自主学习辅以协作学习及网络实时答疑对词汇学习的影响如何?有何启示?根据不同授课和学习模式将被试分为五个平行实验班,分别为"网络多媒体辅助传统课堂教学班"(实验1班)、"PPT课件辅助课堂教学班"(实验2班)、"传统课堂教学班"(实验3班)、"自主学习辅以网上答疑班"(实验4班)以及"网络自主学习辅以协作学习与网络互动答疑班"(实验5班),并分别考察其词汇学习效果。研究发现:(1)实验1班的正确率最高,反应时较短,说明计算机网络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而产生的新的教学形式,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媒体形式的教学内容以及良好的交互性,为学习者提供了真实语言环境,从而能够有效地加强学习效果。(2)实验2班的成绩仅次于实验1班和实验3班,证明PPT课件凭借其信息传播快、内容含量多的优势,能适应现代教学所需,加之其集声像、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多信息传输功能,对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确实起到促进作用,是建设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理想载体。(3)实验3班成绩好于实验2班,说明在我国现阶段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以语言知识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如词汇学习,传统授课模式仍有其独特的优势,对需要面对面情感投入的语言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模式。(4)实验4班的词汇成绩最差,说明在目前的大学英语学习中,自主学习辅以答疑模式并不适合大学外语学生的学习能力,其广泛使用应该给予有效的监控(5)实验5班的成绩好于实验4班,说明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监控是必要的和必须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本文的创新点:1)在理论上,运用了多种语言学理论、教学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及和心理学理论,论证在网络多媒体形态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及效果。2)在研究方法上,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要素以及各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用系统的方法来看待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特别是从整体的视角来论证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以及随之产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理清失调现象,提出优化策略。本论文研究范畴涉及与课堂教学诸多方面,研究方法具有鲜明的全面性特征。3)研究视角来自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在充分查阅中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其实施过程中的失调现象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并对网络多媒体形态下的教学模式的效果和改进策略进行了详细论述。本研究在同类院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可以为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也有利于网络多媒体形态下的大学外语教学的生态化和可持续性发展。
其他文献
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以某矿山为背景,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不同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最终确定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采用矿柱跨度10m、矿房跨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5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及在常规治
为了探讨抑制素在山羊生殖激素分泌调节中的作用,本试验用抗抑制素血清对黄体中期雌山羊进行了被动免疫试验.将酪30-抑制素α(1,30)NH2与兔血清白蛋白螯合,用去势雄山羊制备
传播效果研究自媒介出现之日即存在,是对传播行为效果在质与量上的研究。在教育传播领域,技术被认为是提升教育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就是教育媒介
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是汽车碰撞安全的基本研究方向。本文分析、总结了平头轻客、微客和轿车车型正面碰撞车辆加速度变化对乘员响应的影响,建立了车辆-乘员正面碰撞模型。模
技术具有提升学习者学业水平的可能,但如何将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却是一个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来回答的问题。近年来,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正在兴起,该范式主张在文化(Culture,C)视
中国纪录片界因动画纪录片而引发的争议由来已久,在最关键的动画纪录片合法性问题上,双方根本分歧在于各自对纪录片素材的不同理解。针对主张纪录片素材应具有客观的、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