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基于5D (Design, Dream, Departure, Delight, Destination),对牛津版教材初二8B第三单元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板块进行的教学设计。其理论基础为系统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教学设计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掌握课文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说技能;为未来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本教学设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前期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反思。前期分析重点在对学习者、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这三个要素的分析。就学习者而言,第一,他们是初二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郊区,因此,普遍基础不好,且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坐在最后两三排的男生,上课经常开小差;第二,好多男生都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还有抵触情绪;第三,与初一年级相比,初中二年级的课程更深更难。之所以选择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是因为,这篇课文符合教学设计的要求。本节课有三个教学目标:其一是培养学生的读说技能;其二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信心;其三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具体为关键词策略。具体的教学过程有七个部分组成:第一步:导入,简要介绍网上旅游;第二步:细读课文,重点在第一个D:Design,即网上旅游游戏的设计;第三步:细读课文,重点在第二个D:Dream,即网上旅游游戏设计的是一个梦;第四步:细读课文,重点在第三个D:Departure,即网上旅游的出发;第五步:细读课文,重点在第四个D:Delight,即整个网上旅游的过程是愉快的;第六步:细读课文,重点在第五个D:Destination,即网上旅游的终点;第七步:布置作业:重点设计一个海底旅游的在线游戏、用适当的形容词填空和把主动语态改为被动语态。教学反思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教学目标的反思,二是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三是在反思的基础上,对原先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就教学目标而言,总体上都已达到。在阅读方面,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故事的内容、人物和整个游戏操作过程。在说的方面,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情感因素方面,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有了一定的提高。就教学过程而言,整个教学设计总体上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两点不足。第一,由于一些学生缺乏地理常识,对很多国外的名胜根本不知道,朗读这些单词比较困难。第二,在作业反馈中,老师发现很多同学没有掌握主动语态改被动语态。针对以上问题,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两处修改。第一处在导入背景知识部分,多增加一些图片以激发学生兴趣。第二处修改在作业布置部分,老师要求学生在因特网上搜索任意五个国家以及它们的首都,再列出这些国家三处旅游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