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 L.)是苜蓿属一年生苜蓿。近年来,随着研究者对金花菜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其营养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金花菜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但我国当前金花菜育成品种少,产量低,品质较差,远远不能满足金花菜市场的多方面需求,因此加强对金花菜种质资源的研究,以加快优良品种的选育,提高金花菜的产量和品质潜力,成为目前重要的育种目标。本文通过对从长三角地区搜集到的13份金花菜种质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和形态学特征的评价研究,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影响金花菜产量的主要因子,并确定适宜的种质材料,为以后的育种工作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对13份不同来源地的金花菜种质材料进行农艺性状评价研究,测定分析了其物候期、株高、生长速度、叶面积、单株生物量及产草量等性状,发现各金花菜种质材料在扬州地区均有较好的适应性,生育期长210~216 d。对13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金花菜产草量与株高、生长速度、单株生物量和叶面积成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对13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因子,对各参试材料综合得分分析表明,温岭金花菜得分最高,其株高、叶面积和生长速度等性状表现优良,无锡因果岸和扬中金花菜位居其后,这3份材料都可作为选育优质新品种的种质资源。2.对13份金花菜材料的形态学特征和24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材料间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除百荚种子数外,绝大部分性状均表现出较高的变异性,变异系数均在12.27%~36.76%之间。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2.88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数2.42,有效基因频率为84.03%,各材料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34,相似系数平均为0.72,基因多样性指数为26.49%,Shannon信息指数为0.41。3.对13份金花菜材料进行形态学聚类、SSR分子标记聚类以及形态学和分子标记相结合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形态学聚类将13份材料聚为4个类群,分子标记聚类和综合聚类将13份金花菜材料分为3个类群,分子标记聚类基本能反映出这13份种质材料的地理关系。另外,综合分析的聚类结果与分子标记相似性更高,形态学聚类结果与其存在一定差异。表明金花菜的性状聚类反映的是材料对种植地区的土壤、气候等条件的适应性程度,而分子标记聚类则主要表现具有不同或相同遗传背景的金花菜种质材料的遗传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