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p/Al复合材料热压缩变形行为和轧制行为研究

来源 :沈阳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mingming7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iCp/Al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军工、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关键的结构构件,故常需要对SiCp/Al复合材料毛坯进行二次热轧塑性加工来获得更加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由于SiC颗粒的不规则形貌,颗粒的聚集以及孔洞等因素的影响,该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和轧制行为及相关规律很难全面地由实验方法获得,且边缘断裂特性极大地限制了SiCp/Al复合材料轧制规程的制定和实际应用。首先,本文通过热压缩实验、本构方程的多元线性归化及其参数的验证,研究了SiCp/Al复合材料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得到了该复合材料的流动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不同阶段应变硬化、温度软化、应变率硬化对流动应力影响的相互关系和规律。验证了Johnson-Cook数理模型不适合来预测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而Arrhenius数理模型很好地预测了温度、应变和应变率耦合作用下的流动应力。其次,就耦合分析中各力学边界条件和热学边界条件的定义和赋值以及显式分析稳定限制的控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Gurson损伤模型合理完整地建立了SiCp/2009Al复合材料轧制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通过ABAQUS软件对轧制成型过程、边缘断裂过程、温度场、变形场及应力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SiCp/2009Al复合材料的轧制成型机理、边缘断裂机理、温度变化规律以及应变率、应变和温度在轧制各阶段对轧板表面和中心流动应力的影响规律。同时对5个工艺参数—初轧温度、轧制速度、压下率、初始厚度和摩擦系数—分别对轧板温度分布、变形场分布、接触面应力场分布以及轧制力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到了不同工艺参数对SiCp/2009Al复合材料热轧的影响规律。最后,对轧制力和边缘断裂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值和实验现象与仿真模拟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说明了所建立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同时还得到SiCp/2009Al复合材料进行热轧时,其单道次压下量大小最好不要超过20%。
其他文献
截割头是掘进机截割煤岩的工作装置,截齿在其包络面上呈螺旋线状分布,截齿排布方式的好坏决定了截割头截割性能的优劣,所以合理的截齿排布方式是截割头设计的关键部分之一。
在自然语言理解中,介词的理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词管界的自然语言理解应用到机械产品设计领域的需求分析中,通过对用自然语言形式表达的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和理解,将最终理解结果转化为设计要求和参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的总体概况、介词管界的研究现状、难点和研究意义。详细分析了自然语言理解中常用的知识表示方法,并针对汉语自然语言理解的特点,本文采用以概念从属理论为核
除锈钢刷专用生产设备是专门用于生产除锈钢刷的自动化机械设备,在除锈钢刷的自动化加工设备的设计开发过程中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人劳动力的节省。自动化程度高的专用生产设备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有效地增强钢刷的除锈性能。本文着眼于除锈钢刷专用生产设备各个功能模块的结构设计和动力学的分析研究。分别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1)对除锈钢刷现有的机械加工设备的工作
为了提高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水平,改善液压支架在实际应用中的受力及支护状态,本文就液压支架姿态自适应监控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针对液压支架可能出现的各种姿态类型,分析了其出
机车监控装置负责监控机车的运行状态,是机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故机车监控系统是否工作正常对于机车能否安全行驶具有很大的影响。要保证机车监控装置正常工作,就需要定期
文章从矿业系统综合评价不确定性信息分类入手,根据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同表现将不确定性分为随机性、模糊性、灰性和未确知性四种不确定性,分析了这四种不确定信息的区别与联系
近年来,我国用电量增长速度较快,推动煤炭工业迅猛发展。为了降低发电成本,国家鼓励建设坑口电厂,同时,为了环保,国家也提倡发展煤矸石发电,建设煤矸石热电厂。  因此,大型矿区的负
在我国,无论是金属矿山还是非金属矿山,有许多缓倾斜中厚矿体资源,其倾角一般为5°~30°,厚度一般为5m~15m。进行缓倾斜中厚难采矿体开采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主要有采场的落矿工艺、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在治疗颈椎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开展的并不广泛,这主要是由于手术复杂、操作困难和一般的医生难以掌握。手术中的难点是在正确的位置磨削出与植入假体相
基于MOD16全球蒸散发产品和气象站点实测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法、Sen趋势法等研究了山西省2000—2014年地表蒸散发ET、潜在蒸散发PET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MOD16蒸散产品与气象站点实测蒸散发之间具有良好的时空相关性(R~2=0.90),其产品精度可以满足山西省蒸散发时空分布研究的要求;②山西省多年平均ET、PET分别为816.77、1608.46 mm,年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