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对风险的防范、管理和化解是银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它体现了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最新理念和风险管理的最新成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它把操作风险纳入了最低资本充足要求的管理框架内,对国际银行业操作风险的度量以及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资本协议要求对资本充足的监管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银行经营的风险状况,为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提供更多的衡量资本充足的可供选择的方法,从而使巴塞尔委员会的资本充足框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来适应金融体系的变化,以便更准确及时地反映银行经营活动中的实际风险水平及其所需要配置的资本水平,进而促进金融体系的平稳健康发展。 目前,国际上许多一流活跃银行已明确界定了操作风险的概念,并收集了进行操作风险管理所必需的损失数据,还在纷纷努力开发最适合自己的内部测量模型,以实现对操作风险的精确管理。然而,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操作风险的计量无论在意识上还是在行动上,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操作风险定量管理严重不足。这样通过直接借鉴新资本协议有关操作风险度量的先进做法,了解国际银行的先进风险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银行业可以转换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强化操作风险度量意识,逐步构建和完善自身的操作风险度量体系,开发适合我国金融环境的操作风险度量模型,从而节约时间和资源,实现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第一部分为前言。提出了本文的写作背景,阐述了国内外操作风险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国内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操作风险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最后简要地列出了本文的内容框架。 第二部分介绍了操作风险的各种度量模型。依据着眼点的不同,操作风险的度量模型大体可以分为由上至下法和自下而上法两大类。由上至下法着眼点在于总体的目标(例如净收入、净资产),自下而上的方法首先考虑企业运转的一些基本要素(例如资产、负债、重要的经营过程、重要的资源等),然后考虑这些因素的潜在的变化可能会对目标变量(以市场方式标价的资产价值、净收入等)带来怎样的影响。然后又介绍了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三种渐进的度量模型:基本指标法、标准化方法、高级度量法。接着,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与分析,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以及数据收集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最后,对国际银行业在操作风险度量和管理上取得的一些先进经验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希望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