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云计算作为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被人们所熟知并广泛应用。云计算可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使得在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交互的情况下快速获取资源。云计算以其高可伸缩性、成本低廉、运维便利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行业的数据服务领域。随着我国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应对气象信息的海量存储和即时共享等问题,中国气象局正在加快推进气象大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云计算作为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被人们所熟知并广泛应用。云计算可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使得在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交互的情况下快速获取资源。云计算以其高可伸缩性、成本低廉、运维便利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行业的数据服务领域。随着我国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应对气象信息的海量存储和即时共享等问题,中国气象局正在加快推进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然而,云平台的开放性和信息共享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威胁。气象数据在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因此气象云平台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云数据完整性审计技术、基于属性加密的访问控制技术及密文搜索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气象云环境的数据安全共享技术,并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三种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后,结合气象行业应用需求,融合多项技术,提出一种面向气象云的数据安全共享模型。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第三方审计机构的信任依赖问题,提出一种面向不可信审计机构的数据审计方案F-UTPA。用户和云服务器通过Diffie-Hellman密钥协商机制生成协作密钥,该密钥将成为最后验证阶段必须的审计元素。在不考虑合谋攻击的情况下,第三方审计机构将无法获得协作密钥,继而无法完成最后的验证,审计过程中最后一步验证仅能由数据用户完成。F-UTPA方案继承了公共审计的优势,仍然由第三方审计机构执行大量的计算工作,同时有效降低了对第三方审计机构的信任依赖,是一种轻量级的公共审计方案。(2)针对单一属性授权机构不能满足云环境下用户属性多样化及访问控制策略表达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属性加密的多方授权访问控制方案MAAC。采用多方授权的密文策略属性加密(CP-ABE)方案,利用一系列的属性信息描述用户的身份,构建信息访问控制方案,保护了用户隐私。通过多属性权威的设计,实现了多方授权的细粒度访问控制,防止用户间的合谋攻击,保证了数据的机密性。MAAC方案引入全局ID概念和多方授权机制,解决了不同类型用户在各个分授权机构间的访问权限问题,适用于云环境下的数据共享。(3)针对加密搜索在语义和容错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关键词的加密数据模糊搜索方案KFSE。通过分析语义搜索等技术,着重研究加密数据搜索中的中文模糊音和同义关键词搜索方法。在已有的加密数据搜索方案基础上,分析中文所特有的模糊音和多义的特点,利用中英文互译实现关键词的同义词构建,并建立关键词的模糊音词和同义词集合。KFSE方案实现对中文模糊音和同义关键词搜索并利用伪随机函数对私钥进行保护,很好地解决了中文环境下搜索容易出现的输入文字和用户想找的关键词存在模糊音和同义的问题,同时通过使用伪随机函数有效避免查询过程中的信息泄露,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较高的搜索成功率。(4)以气象云平台作为典型应用场景,提出一种面向气象云的数据安全共享模型。为了满足实际应用要求,将本文提出的数据审计、访问控制和加密搜索等三种方案进行融合,实现气象数据在云存储环境中的安全共享。安全共享模型使用CP-ABE机制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并结合多个属性管理中心实现对用户的细粒度访问控制和灵活的多方授权。安全共享模型支持多关键词的加密数据模糊搜索,并可以对云数据完整性进行验证。安全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安全共享模型可以对共享数据提供机密性保护,抵抗用户的合谋攻击,适用于现实中的云存储环境。
其他文献
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它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既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又突出镌刻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深受中国文人及普通民众的喜爱。2009年,中国篆刻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元明以来,文人篆刻家以自己对艺术本质的理解,选择汉印作为篆刻的创作母本,基于此,"印宗秦汉"的观念成为篆刻艺术生发的起点,"雅化"成为文人对篆刻审美语言的自觉规范。在这样的审美理念下,静与美、情与理、古与淡成为印面深层次的品格诉求,从赵孟到文彭,从汪关到林鹤田莫不如此。
中亚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是对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中亚地区具有冬、夏季多降水和山区多降水的特征。近几十年,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中亚地区降水出现增加趋势;极端降水事件不确定性和强度增加;相关次生灾害和经济损失呈指数上升。1990s左右中亚五国地区台站观测气象数据的中断致使中亚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的基础数据和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深入研究中亚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其物理机制,对提高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作为典型高气象敏感性行业之一,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从气候变化影响的角度切入旅游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以南京市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不同气候变化影响因子对旅游业的影响,提出了影响旅游的三种极端天气类型,并据此提出了旅游应对极端天气的三种途径,实现了气候变化定量分析与旅游管理定性化归纳的对接。本文还构建了包括旅游、气候、环境、经济和社会指标在内
本论文首先基于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79-2013年中国近地层风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特征,并评估了各再分析资料的重现能力;然后基于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我国夏季风能年际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并定量评估了全球温度和陆表变化对中国近地层风速的影响;最后基于CMIP5模式预估结果,给出了中国风力发电量在全球1.5℃、2.0℃、3.0℃和4.0℃温升背景下的变化情况。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依赖于纸质化的通信及交流方式因诸多的局限性已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在当下,各个组织、单位和个人主要依赖于互联网计算机、智能通信设备等进行信息传输与交流,因此导致用户本地端的数据量逐渐增大,而本地资源受限的存储和计算设备无法满足可持续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基于网络的计算模式,其通过将分布式资源进行整合并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虚拟化服务。云计算技术的
近年来,随着气象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气象行业内部需处理的气象数据与日俱增,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存储问题,如何对气象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与存储成为推动气象数据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关键问题。云计算作为资源处理方式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将大量的任务和数据通过云端进行计算与存储,节省本地的资源,且在云计算中心可以随时进行获取所需信息,因此构建一个气象专有云平台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气象数据存储的问题,推动气象行业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能够在各类平台上发布关于特定对象的文本内容。区别于数值型数据,这些文本内容反映了人们的主观意见,表达了发布者所持有的情感态度,使得文本成为最常见的情感宣泄工具。因此,对文本进行情感分析,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对决策制定、服务调整、舆情监管等方面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然而,文本情感无法像常规统计信息直接获取,且现有研究工作对文本情感的处理主要集中于文本情
当前正值我国大力推进气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期,以提高气象数据共享应用为核心的气象信息管理系统时常会面临用户非法入侵和访问等安全问题。为了提高系统安全,多种信息保护技术被应用其中。密码口令是获得气象信息管理系统访问权限最常用的一种身份认证法,但它极易被泄露、遗忘或破译。指纹因具有唯一性、稳定性的特征可作为一种身份认证凭证,但实际应用中,非法用户可通过人造指纹入侵气象信息管理系统,给系统访问带来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