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课程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地方的教育要求,由学校教师针对本校的环境因素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进行编制、改造、实施、评价的课程。学校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个性、开发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体现学校自身特点的个性化整合型课程。学校课程建设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需要,为促进师生发展服务,与学校办学哲学紧密结合。近些年学校课程开始受到广泛重视,而现实问题是我国学校课程开发还存在很多问题,还存在很多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现象学应用于教育研究起始19世纪40至70年代的欧洲。并对20世纪的教育学科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欧洲大陆、北美等国家出现了众多著名的现象学教育学者并形成了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现象学教育学就是想让我们摆脱理论和预设的概念,将我们的成见和已有看法、观点先搁置起来。按胡塞尔的说法,就是将它们先括弧起来、悬置起来,·让我们首先直接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并对它们做有益的反思,从而形成一种对教育的具体情况的敏感性和果断性。现象学教育学主张“回到实事本身”,运用生活体验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其研究态度启示着我们,教育研究需要回到具体的教育情境之中去。基于此笔者以武昌实验小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课堂观察,生活体验的等研究方法,从现象学教育学视角研究武昌实验小学学校课程开发。全文共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其次介绍了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最后是本研究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创新性的说明。第二部分对本研究的几个主要概念进行了解析,分别是现象学、现象学教育学、学校课程和学校课程开发。第三部分分析了现象学教育学的理论及方法对学校课程开发的启示,具体包括课程内容生活化、课程形态动态化、学校课程回归儿童世界、实施方式注重师生的体验与交往。第四部分借助对武昌实验小学一线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课堂观察等途径,对武昌实验小学的学校课程开发案例进行现象学教育学分析。最后一个部分是结论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