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6年国家允许中国邮政恢复开办储蓄业务以来,中国邮政金融经历了一段特殊的发展之旅,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2007年3月20日获准营业,标志着中国邮政体制及邮政金融改革终于有了一个方向性的重大成果。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资产和负债类业务的经营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与划分,在金融业务发展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资产类业务为主要的经营方向兼顾负债类业务,而各省市县邮政局(公司)以负债类业务经营为主。将邮政储蓄银行剥离后的邮政局与其他银行类企业相比,已经借鉴并具备了比较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但在日常的金融业务管理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多问题,特别是随着近些年国内外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作为对邮政收入起到拉动作用的邮政金融来说,其收入增长速度也越来越缓慢。鉴于目前国内学者对邮政金融业务管理的专业性研究还不是很多,故本文首先从国内外的研究综述入手,通过对国内外项目管理、客户关系等理论脉络的理顺进一步深化对项目管理的认识,为本文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项目的定义及其特征的概述,笔者建设性地将邮政代理金融纳入项目管理范畴进行研究,并结合项目管理理论提出了邮政代理金融项目的定义。进而从邮政代理金融项目的业务构成及管理架构、邮政代理金融项目中各项业务的关系及邮政代理金融项目的优势及短板三方面对邮政代理金融项目管理概念框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再次,通过对通化市邮政局近年来的总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按照邮政代理金融项目管理概念框架的内容对代理金融项目中个人、保险和理财三项主营业务进行深度剖析,为找出通化市邮政局代理金融项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然后,笔者本着用数据说话的原则,同时以在通化市邮政局任职的经历及调研的结果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共归纳出通化市邮政局在代理金融项目的运作中出现的十点问题,其中不免会有相当的普遍性,笔者期望通过问题的提出而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笔者结合通化市邮政局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和发展建议,解决通化市邮政局在金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期提高通化市邮政局的企业竞争能力,同时也为邮政代理金融项目的研究奠定理论及实践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