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合金中关键三元系的相图实验测定与热力学计算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hu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u及Cu合金因具有高导电性、高导热性、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耐腐蚀性等特殊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通信、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行业的迅猛发展,对铜合金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得到优质的铜合金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Ag、Cr、Ni、Si、Co、W等元素是铜合金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或添加元素,能改善合金性能,得到不同用途的铜合金。为了开发设计新型铜合金,获得精准的多组元Cu合金体系的相图热力学信息是必要的。本文通过配置关键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EDX)等检测方法测定了Cu-Ag-Si、Cu-Cr-Ni、Cu-Cr-Ag体系的等温截面,并采用相图计算(CALPHAD: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s)方法,借助Thermo-Calc软件,对Cu-Ag-Si、Cu-Cr-Ni、Cu-Cr-Ag、Ni-Co-Re、Ni-Co-Ru和Ni-Re-W六个三元系进行了相图热力学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基于实验-模拟互补法,采用关键实验和CALPHAD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Cu-Ag-Si体系的相平衡。制备18个三元合金样品,用XRD和SEM/EDX测定了Cu-Ag-Si体系在500、600和700℃的等温截面,得到了Ag在Cu19Si6、Cu15Si4、Cu56Si11和hcp(Cu Si)相的溶解度。根据本工作和文献报道的实验相平衡数据果,采用CALPHAD方法对Cu-Ag-Si体系进行了热力学优化。采用置换溶液模型描述(Cu)、(Ag)、(Si)和hcp(Cu Si)等溶体相;采用亚点阵模型描述Cu19Si6、Cu15Si4和Cu56Si11二元化合物相用。通过优化得到了一套自洽的能准确描述Cu-Ag-Si体系的热力学参数,计算了500、600、650和700℃的等温截面、Ag成分为10 at.%和20 at.%的垂直截面、液相面投影图和等焓线,并构建了Cu-Ag-Si体系的希尔反应图。本工作的计算结果能很好地描述大部分可靠的实验数据。(2)为获得Cu-Cr-Ag体系在500、600、650和700℃的等温截面,基于实验-模拟互补法,制备了11个关键三元合金样品。采用XRD和SEM/EDX测定了Cu-Cr-Ag体系在500、600、650和700℃下的等温截面,确定了三相区和两相区,得到了第三组元在二元化合物中的溶解度。在该三元系中未发现三元化合物。基于本工作实验得到的相平衡数据,用置换溶液模型来描述溶体相,采用CALPHAD方法对Cu-Cr-Ag体系进行了热力学描述,得到了一套自洽的能准确描述Cu-Cr-Ag体系的热力学参数。本工作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3)采用关键实验和CALPHAD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14个关键三元合金样品研究了Cu-Cr-Ni体系在800和1000℃下的相平衡。确定了三相区和两相区,测定了第三组元在二元化合物中的溶解度,且未发现三元化合物的存在。基于文献和本工作的实验相平衡数据,用置换溶液模型来描述溶体相,采用CALPHAD方法对Cu-Cr-Ni体系进行了热力学描述,得到了一套自洽的能准确描述Cu-Cr-Ni体系的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与大多数可靠的实验数据能够相吻合。(4)基于文献报道的边际二元系热力学参数和三元系的实验相平衡数据,采用CALPHAD方法,对Ni-Co-Re、Ni-Co-Ru和Ni-Re-W体系进行了热力学优化。用置换溶液模型描述fcc、bcc和hcp等溶体相,亚点阵模型描述σ(Re W)和χ(Re3W)二元化合物相。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了一套自洽的能够准确描述Ni-Co-Re、Ni-Co-Ru和Ni-Re-W体系的热力学参数。计算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等温截面和液相面投影图。通过与实验数据比较,本工作计算的相图与实验数据相吻合。图[36]表[13]参[110]
其他文献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农业是发展的根,乡村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前提。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乡村发展活力与动力的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促进城乡居民实现共同富裕。因此,美丽乡村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以实地调研的方式对江西省鄱阳县茨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实践进行了仔细、深入的调研,本文分七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和技术
材料设计和新材料开发是材料研究的热点,其中相图和相图热力学信息在材料研究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工作主要针对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Ti合金中关键材料体系进行材料热力学基础研究。对于工程应用而言,利用设计型实验耦合相图计算(CALPHAD: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s),扩充Ti基体系的热力学数据库,为材料设计和制备提供行之有效的热力学信息。通过对本工作选取的若干重要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一种有机硅橡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耐腐蚀性等优点。但是PDMS具有天然的疏水性,表面极性低,容易吸附杂质等缺陷。限制了其在微流控、键合、柔性基底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将PDMS改性成具有亲水性表面的方法可以扩大其应用范围。然而这种亲水性能是不稳定的,极易在短时间内退化为疏水状态,且机理尚不清晰。因此,本文对PDMS表面疏水性能的进行探究。对微波等离子体改性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由于灵敏度高、快速检测、特异性强和对样品无损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SERS信号与SERS活性基底密切相关,不同形状、组成和尺寸的基底对信号的影响不同。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各类分析检测需要,探索制备效果显著、重复性好的SERS基底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此,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遵循绿色化学原理,采用一种简单、快速和无害的方法合成纳米银粒子(AgNPs)
江西省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水土保持工作任务艰巨。为了更好地认识影响亚热带山地森林土壤入渗的因素,为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作提供参考。在植被和土壤都保持相对自然状态的同属雩山山脉的抚州市两个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研究,从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地球化学元素方面探究森林土壤入渗能力,得出以下结论:土壤的质地组成主要为砂粒和粉粒,粘粒含量相对较少。土壤质地受到土壤深度的影响,砂粒含量总体表现为腐殖
氢能源是公认的一种环保可再生的能源,而光催化产氢技术作为一种合理的产氢手段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氮化碳(C_3N_4)作为一种非金属半导体材料,因其具有无毒、可见光响应、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特点成为了研究光催化产氢的热门材料。然而,纯的氮化碳光催化产氢效率较低,这归因于其比表面积小、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率高和较窄的可见光吸收区域。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本文将从氮空位的引入和贵金属的修饰这两个方面入手对C_3
由于其独特的微观结构,优异的催化活性,较大的表面积,较高的表面能和优异的光子电子性能,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学检测和能量存储。与传统的有机染料和量子点相比,酚醛树脂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耐光漂白性,荧光调制性,良好的单分散性和低细胞毒性,因此非常具有吸引力。金属纳米粒子具有可控制的尺寸,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的优点,使其成为催化,能量存储和成像领域的理想候选者。本文主要
流程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它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基础。生产全流程是一个包含物理、化学反应的,气、液、固多态共存的连续复杂制造流程,整个过程中需控制流量、压力、液位和温度等多个目标。从开始到稳定运行阶段,系统中各个环节和参数一直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生产全流程系统中,由于物料的传输、反应和能量交换需要一定的时间,存在大纯滞后现象,导致系统控制实时性差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动态
随着人工智能化的加速推进,双目视觉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阔,双目视觉最终的目的是获得场景中目标物体的三维坐标。而在针对双目视觉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重点放在了匹配上,立体匹配过程中产生的误匹配像素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精度,所以,在匹配上的研究是必要的。当前立体匹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在弱纹理区域会因为像素特征不明显而引起像素间匹配不准确,使视差值的精度降低。(2)在图像的边缘区域,立体匹配的效果也会
吉安古称“庐陵”,素有"文章节义之邦",“金庐陵”之美称。吉安孕育出历史悠久的庐陵文化,文人义士辈出。本文以吉安地区的古代公共园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归纳、个例研究、实地调研、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每个朝代的历史背景、文史资料,梳理出吉安古代公共园林的发展脉络,并从建园主体、成园因素、相地选址、造园要素、人文特点和意境营造等方面总结其艺术特色。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重点阐述吉安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