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翻译思想指导下的李白诗歌英译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e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浑然天成,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但在对其翻译的过程中一些争议性话题也愈见突出。其形式上是重“形似”还是“神似”,以格律体还是自由体来翻译;其诗中的人名、地名、历史典故以及具有联想意义的意象是可译还是不可译;译者在处理风格方面如修辞手段、人称时应避免还是充分地创造性的发挥主观性。这些话题通常被认为是二元系统中处于对立的两面,导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常常顾此失彼。中庸思想倡导“执两用中、权变、中和”的行事原则,这就为处理李诗英译中的争议性难题寻求一个平衡点,探寻出一条中庸之道,为其英译达到和谐圆满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对李诗英译的不同译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中庸的翻译思想对实现翻译和谐美的策略指导意义。就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而言,为了充分传达诗歌的意蕴,译者根据实际情况既不拘囿于原诗又不完全模仿英语诗歌的形式和韵律,尽量进行一定的变通,在保留原诗的风貌和借鉴英诗形式之间探寻最佳方法。就意象与意境的和谐而言,译者需兼顾考虑意象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和目标语读者的审美体验,对李诗中的人名,地名,历史典故以及具有联想意义的意象采取直译或借用最相近的英语意象或加注补充具体内容或解释等变通手段来保留意象独特的特征;而对于风格和神韵的和谐而言,译者在适度发挥主观能动性,领会原诗的修辞手段如借代、夸张、对偶、反问、明喻、暗喻等,采取适度调整翻译策略如保留原诗的修辞方式或者以其他方式代替或者省略等必要的变通手段;体会原诗的叙事角度增补或删减一、二、三人称以符合英语行文习惯破译语言文化差异来充分表达原诗的神韵。本文通过对李白诗歌英译的策略分析得出,在中庸的翻译思想的指导下探索李诗英译,坚持“执两用中”,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采取一定的变通手段,避免翻译过程中“过”或者“不及”的两极分化,秉承“至诚至善”的伦理规范,才能达到翻译的“中和美”和“和谐美”。
其他文献
期刊
近年,铁路领域推出了一批社会资本投资示范项目,随着这批铁路PPP示范项目的落地,政府如何对铁路PPP项目实施监管的问题日益凸显,亟需构建铁路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为政府发挥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联合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住院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00例为研究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移动与科技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手机如同网络一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也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于营销者和消费者来
作者在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之后,从几个侧面分析了城市规划工作中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问题。
现有文献表明,自哈里斯(1952)提出语篇分析以来,学界对分析语篇的方法和途径还未达成一致意见。系统功能语言学者所做的大量语篇分析实践验证了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
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其宗旨之一便是协调各国行动,维持世界和平。为实现这一目标,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为各会员国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大多数会议内容、文件和
温室气体积累而导致的全球性气候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因此科学家通过不同的方法在CO2固定方面进行了诸多的探索与研究,例如化学转化、酶催化及微生物转化等。而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