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我国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评鉴、综合最佳证据,构建基于循证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并对集束化策略进行专家评审,在临床进行实施、完善,使危重症患者口腔护理有规可依,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方法1.使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检索到的有关我国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初步了解该类患者口腔护理研究的进展情况。2.使用自行编制的量表对全国495名ICU护士进行调查,了解我国重症监护室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实施的现状,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的重点。3.通过电子邮件,收集全国25个省/直辖市的27所医院的此类患者口腔护理的操作流程或规范,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从口腔护理的准备工作、操作目的、护理前评估、口腔护理方法及溶液共5个方面对所获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以更全面深入地掌握此类患者口腔护理的相关信息。4.在前期国内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国内外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相关内容的循证资源,通过严格的系统评价及专家咨询,形成证据摘要,初步构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草案。5.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与研究主题高度相关,且具有多年ICU工作经验的护理管理或临床一线专家对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草案进行评审。6.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学习后,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定点ICU试行。结果1.共纳入1997年至2013年符合标准的文献309篇,主要收录于22种护理专业期刊中,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方法可归纳为5种:冲洗加擦洗法,传统棉球擦拭和/或纱布擦拭法,牙刷刷洗法,冲洗法,喉镜协助法。54篇文献使用传统棉球作为口腔护理工具,55篇文献使用牙刷;口腔护理溶液主要有生理盐水、中药溶液、氯己定、抗生素、聚维酮碘、碳酸氢钠等。2.编制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评估及操作现状量表》包括两个维度:(1)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评估现状;(2)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操作现状。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52;Cronbach’sα系数为0.830,折半信度为0.757,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使用该量表对ICU护士施测结果显示,70.9%和26.1%的护士表示临床已经制定了此类患者口腔护理操作规范和口腔评估规范;评估维度和操作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38±0.78和3.25±0.91;棉球/棉签/纱布擦拭法(52.1%)是最常见的口腔护理方式,其次是擦拭加冲洗法(31.1%),牙刷刷洗法仅占12%。3.收集了来自全国27所医院不同ICU的27份此类患者口腔护理操作流程或规范,来信回复中有14所医院(51.9%)采用冲洗加(棉球或纱布)擦洗法为患者实施口腔护理,11所医院(40.7%)采用棉球擦洗法,2所医院(7.4%)采用冲洗法。4.通过检索数据库,对检出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最终纳入6项描述性研究、9项实验性研究、13项系统评价及5项证据摘要类,从口腔护理方法、工具、溶液等方面进行信息综合,为构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提供证据支持。在前期国内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评价及专家咨询,形成证据摘要,初步构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草案,主要包括口腔护理前准备、口腔护理前评估、口腔护理操作注意点及口腔护理操作后评估4个方面的证据,共18条推荐意见。5.专家对集束化策略中推荐意见的意向调查结果显示,专家对所有条目重要性的判断得分为7.87±1.51~9.93±0.26,变异系数为0.03~0.23;条目确切性的得分为7.67±1.76~9.87±0.35,变异系数为0.04~0.25;条目可操作性的得分为7.73±1.75~9.93±0.26,变异系数为0.03~0.27。6.对7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140例次口腔护理集束化干预后,重度口臭的发生率由干预前的58.6%下降为26.4%,不清洁率由85%下降为25.7%,牙菌斑指数由干预前的3.58±0.67下降为3.29±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我国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水平不均衡,需及时更新、完善相关实践指南,加快建立基于循证的全国性口腔护理操作规范及口腔评估工具,并加强对ICU护士口腔护理的培训,以正确指引口腔护理实践。2.《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是基于我国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实施现状,通过综合国内外最佳循证资源,并结合专业人员的综合判断而形成的循证性推荐意见。3.《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的临床科室试行,降低了患者重度口臭的发生率及牙菌斑指数,提高了患者的口腔清洁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ICU护士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