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手机银行业务扩展研究——基于个人客户行为意向的视角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tiankong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迅速推广,带来手机网民的不断攀升以及移动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手机银行业务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从早期的物理网点,后来的电子银行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银行“新门户”——APP移动客户端,手机银行业务面临日渐激烈的竞争。光大手机银行业务开展较早,但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亟待扩展手机银行业务,提升竞争力。手机银行是一种典型的金融服务,会受到社会信用体系、技术可靠性、社会消费习惯等方面的限制,而手机银行的推广,更重要是取决于用户使用态度和使用意向。因此本研究希望借助实证分析,了解用户对光大手机银行使用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光大银行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发掘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本文在回顾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并引入风险性认知、经济成本、客户体验性三个因素作为影响使用态度的变量,并引入运营商服务质量和银行品牌作为外部变量。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通过现场和网络调查,共收集到有效问卷293份。本文主体部分,应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验证了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采用回归分析对模型中的各个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经济成本对使用态度的影响,运营商服务质量和银行品牌对风险性认知的影响不显著,其余假设均成立。问卷第二部分还增加了对光大银行手机银行业务的调查,以期研究的全面和深入。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文结合光大银行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结论表明制约光大银行手机银行业务扩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银行品牌方面—推广力度不够、风险性认知方面—客户安全顾虑、易用性方面—兼容性和响应性差、客户体验性方面—功能优势不足。相应地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议:主动营销,打造手机银行一流品牌;防范风险,提升手机银行安全性能;加强合作,改善平台服务质量;创新服务,优化客户感知体验。本文的结论对于光大银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然而由于个人能力、研究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本研究存在许多局限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浙江制造业的崛起依赖低成本的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消耗,当前已呈现出发展的疲态。在浙江全面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背景下,从创新角度研究浙江制造业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在省级区
加入WTO之后,信用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及国内贸易信用保险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发展速度超过了我国GDP的增长速度。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
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望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及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越来越受到重视。创新型人才和技术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存的根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增速的不断放缓,我国的保险业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保险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中小型保险公司的经营压力与日俱增。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
电子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手机生产厂商普遍面临产品同质化,产品价格竞争激烈,产品周期缩短,零部件价格上涨等困境。本文认为,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节约成本以及提高
我国资本市场具有新兴加转型的双重特征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在经历了二十多年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由终极控制权侵占效应导致的最终控制人与中小股东间的“第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