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BR复合生物膜脱氮除磷试验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m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广东省水质特点,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悬浮载体于CIBR反应器,出水再经过滤,形成自清洗过滤的一体化间歇生物膜反应器FIBR工艺。本课题暂不设过滤器,研究如何在系统中富集硝化菌与反硝化菌,提高脱氮效果;开展FIBR间歇曝气试验,寻找满足水质要求的运行模式;进行最佳HRT试验,研究系统运行效果与水力停留时间的变化规律;开展FIBR在线控制试验,研究DO、ORP、pH变化规律与系统脱氮除磷的关系。研究表明:(1)FIBR间歇曝气试验发现,系统运行效果受曝气时间、搅拌时间、静沉时间、曝气时间比等的影响。投加了生物膜载体,MLSS明显增大,脱氮除磷效果显著提高。运行周期为4h时,模式II明显优于其它模式,出水满足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运行周期为6h时,模式VI明显优于其它模式,出水满足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2)最佳HRT试验发现,运行周期为4h时与运行周期为6h的最佳HRT试验结果相似。随着HRT的缩短,COD、NH3-N的去除率逐渐降低,TN的去除率变化不大,TP的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为保证系统出水稳定达标排放,建议HRT控制在8h左右。(3)在线控制试验发现,DO、ORP、pH曲线变化规律与经典SBR的曲线变化规律相似,但各特征点出现的时间与形式有一定的差别。依靠单一参数的变化规律无法实现有效的在线控制,依靠DO、ORP、pH三个参数的变化能有效的判断脱氮除磷反应的各个阶段。用DO、ORP、pH的特征变化作为FIBR工艺在线控制策略的判据,可以优化调节曝气、搅拌等过程。
其他文献
学位
基于羟自由基(·OH)的高级氧化技术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有机污染物削减新技术。TiO2/Fe3+光催化体系为兼顾TiO2与Fe3+特性的二元复合体系,可提高·OH的产率并缩短降解时间,方法简
冗余度设计是重大、复杂受力结构体系的设计原则。在土木工程中,冗余度可以被认为是抵抗连续倒塌的能力,如果结构体系的某个构件由于自身强度不足或外部偶然荷载的作用而发生
防屈曲支撑作为一种新颖的耗能减振构件,在拉压受力时均能达到屈服,具有饱满的滞回曲线,正被逐渐应用于工程结构抗震领域中。防屈曲支撑屈服段内芯需要特殊钢材、构造上需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作为一项临时性工程的深基坑工程不断涌现,因此土钉锚杆支护体系因其安全可靠、经济可行、快速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工程中。但目前对其理论
既有建筑结构是指已经建成、正在使用的建筑结构。我国在建国初期至上世纪60~70年代建造的大量工业与民用建筑已经达到或接近设计使用年限,由于历史原因,这些早期的建筑结构有
桥梁的维修与加固已经逐渐成为摆在当今桥梁工程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体外预应力加固法是目前桥梁加固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体外预应力加固锚固端新老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分
BT模式被采用的初衷是解决政府短期内资金短缺的困难,该模式快速发展主要依赖地方政府城市建设发展和承包商业务发展的需求,理论研究相对欠缺。BT模式方案设计评价解决项目合
随着铁路长大隧道的日渐增多,其快速施工成为隧道工作者特别关注的问题。能否实现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是衡量整条铁路线路能否早日竣工的重要标准。隧道的快速掘进不仅是指缩短作
钢管混凝土由于其良好的受力特性已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广大学者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不过目前针对冷弯钢管混凝土的大多数研究主要是壁厚小于6mm的钢管混凝土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