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高寒地区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ujia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大力建设长距离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矛盾的重要举措。西北高寒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的影响,导致长距离调水工程的安全建设受到极大影响,而水工隧洞作为调水工程中最主要的建筑物之一,其施工中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整项调水工程的安全建设。因此,本文结合近年西北高寒地区工程建设情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横向工作任务分解结构及纵向风险分解结构两方面分别分析了水工隧洞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因素,再通过耦合分析得到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因素清单,从而建立了西北高寒地区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参考相关规范,结合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划分了西北高寒地区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以可变模糊集理论为指导建立了西北高寒地区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结合工程实例,运用已建立的评价模型,计算各隧洞段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等级,分析施工中的重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论文以西北高寒地区水工隧洞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评价作为研究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有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分析、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等级的划分、风险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西北高寒地区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西北高寒地区隧洞施工安全风险因素的发生机理,从隧洞施工准备阶段、过程阶段、收尾阶段分析建立了工作任务分解结构,从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考虑建立了风险分解结构,结合两者建立耦合风险矩阵,详细分析隧洞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因素,构建了包含24个评价指标的西北高寒地区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2)划分了西北高寒地区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等级。结合相关标准及规范,将西北高寒地区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共划分为4级:低度风险(Ⅰ)、中度风险(Ⅱ)、高度风险(Ⅲ)、极高风险(Ⅳ),并结合资料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标准,根据风险接受ALARP原则,判断风险的可接受程度,以便于更好地提出风险控制措施。(3)构建了西北高寒地区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结合西北高寒地区施工安全风险因素特点,应用改进的G2法计算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应用改进的CRITIC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通过博弈论组合赋权法优化两者权重,得到更为合理的评价指标综合权重。考虑到该风险问题为多指标多级别的评价问题,本文结合可变模糊评价法构建了西北高寒地区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4)西北高寒地区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以引大济湟北干二期工程7#隧洞为工程实例,分析了工程施工中的重难点,应用建立的西北高寒地区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得到了7#隧洞施工安全风险等级,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并结合各隧洞段风险评价等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隧洞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其他文献
长非编码RNA(lncRNA)是指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近年来,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lncRNA在许多基本的生物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疾病,特别是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作为致病因素之一,从长非编码RNA的角度来看,人类复杂疾病的分子机制仍未完全了解。预测潜在的lncRNA与疾病的关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致病机理,同时也可以为开发新药以及制定针对多种人类复杂疾
无砟轨道路基、桥梁、隧道的沉降与上拱尤为严重,对于某些无砟轨道的沉降与上拱路段,如基础路基,桥梁路基,隧道路基尤为严重。路基的沉降量已经超出铁路扣件的调整范围,无法满足轨道标准高度的基本要求,目前国内一般采取注浆或者机械抬升并注浆的方法来整治,但由于其工程周期长、工程量巨大、成本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在注浆过程中无法精确且高效的调整轨道板标高。本文在既有整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高度可调式无砟轨道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网不断向地热较为集中的西北、西南地区辐射,因此在铁路建设的过程中势必会涌现出大量的高地温隧道,由于其埋深过大且受岩浆活动及地下热水的影响出现高温围岩、高温水汽等现象,导致隧道洞内空气温度超过安全温度警戒线。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施工作业,各类风险因素的叠加效应及不确定性将大幅增加,推动事故率的上升。而目前针对高地温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的研究甚少,更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以供参考。所以,对高地
由于箱形梁壁厚越来越薄导致其在偏心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畸变翘曲应力占弯曲应力比值逐渐增大,因此分析箱形梁畸变效应成为工程设计时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薄壁箱梁畸变效应的解析方法很多,有限元数值解及模型试验一般作为解析解的验证校对。学者们对箱形梁畸变效应开展了许多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1)选取畸变中心处直角的改变量为基本未知量,详细介绍了用能量变
桥梁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承担着连接路网交通区域的关键工作。受到服役年限、自然环境、使用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桥梁材料出现自然老化,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等也产生变化,出现诸多病害。特别是我国高寒冻土地区,由于具有高寒、高温差、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冻土等恶劣自然环境特征,使得该地区在役混凝土梁桥出现了比普通地区混凝土梁桥更复杂的病害,因此,对我国高寒冻土地区在役混凝土梁桥进行健康状
学位
学位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黄土高原地区交通网络快速增多,加之该地区沟壑纵横的复杂地形,高填土、重荷载、弱地基的明洞越来越多。然而,高填黄土产生的较大土压力将导致明洞承受荷载能力不足,甚至出现裂缝和基础不均匀沉降,严重影响明洞正常使用和耐久性。且当填土高度过大时,仅仅通过单一的减载方式不能完全达到工程的要求,则有必要通过结构型式优化和减载耦合的方式来进一步增加填土高度,改善结构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