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企业成长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为了快速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纷纷选择通过在海外进行收购兼并、合资、新建等方式来获取先进的知识技术,帮助其能够加快完成产业升级和拓宽原有市场份额。知识的合理利用、有效转移和自主创新,影响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成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泉。母子公司体制作为一种复杂的组织形式,是现代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必然面临的一种市场内部化的公司关系。在母子公司网络体系的作用下,各成员企业的多样化形成了知识对于不同企业的异质性,这些知识差异化的产生为企业创造协同作用提供了宝贵机会,也成为知识传播和转移的有效地载体。因此,在跨国并购中母子公司之间如何更好的进行知识转移,成为中国企业必须关注的焦点。本文发现,国内外学者对跨国并购的知识转移的研究,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资领域的热点问题。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较多学者把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在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企业绩效等方面,而忽略了母子公司对跨国并购知识转移方面的影响,尤其是缺乏发展中国家或转型国家的相应理论证据,如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母子公司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理论探讨、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的综合运用,结合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具体发展实践,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和梳理,希望在促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母子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效果上,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选取了国内8家行业知名,且具有丰富知识转移经验的跨国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多案例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的跨国并购行为和并购前后知识转移情况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和比较。由此,得到以下主要特征:(1)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的主要动机是降低进入海外市场壁垒、降低企业发展海外市场成本和风险、获取海外公司成熟的分销渠道、获取子公司的技术竞争优势和获取战略资源或世界知名品牌;(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的主要方式有初级转移、高级转移和非正式转移;(3)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母子公司知识转移主要是通过财务绩效、运营绩效和非财务性且与人有关的绩效方法来检验其效果。本文在总结跨国并购的知识转移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构造出企业跨国并购中母子公司的知识转移模型。其中,知识特性、组织比较情境、接受方特征、传授方特征作为自变量,转移方式作为中介变量,成功的知识转移作为因变量,并对所有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理论逻辑假设。通过回收到的146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12.0和STATA11.0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检验了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对变量作了相关性分析和多重共线性检验,保证了问卷设计的合理和数据的质量。此外,还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观测变量和潜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保证了模型理论逻辑的正确性。本文运用了通径模型分析的实证方法,对母子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论证了各影响因素对成功知识转移的作用机制。结论如下:(1)知识距离、转移意愿、传授能力、初级转移、高级转移对成功的知识转移有直接显著的正面影响,地理距离对成功的知识转移有直接显著的负面影响,知识内隐、知识嵌入、关系距离、制度距离、学习意愿、吸收能力、高级转移对成功的知识转移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2)吸收能力和传授能力受到转移方式的中介作用,对成功的知识转移有间接显著的正面影响;(3)当知识转移方式作为中介变量的情况下,知识距离对成功的知识转移的总体影响显著程度大幅减小,地理距离在原来的显著水平上降为不显著,转移意愿和传授能力的总体影响显著程度略有提高。鉴于此,为了更好的促进知识转移的效果,本文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母子公司知识转移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知识转移主体的转移效能;(2)构建适合的知识转移平台;(3)增强知识转移的风险防范;(4)注重知识转移后的文化交流和整合。本文由于客观原因,在样本数据和变量设计方面均有所局限性,可能会影响本研究的结论。对于未来研究的展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继续的探索和学习:(1)知识转移效果评价体系的度量指标;(2)组织网络体系中的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研究;(3)知识转移对知识创新的促进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