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棉棉铃发育与杀虫蛋白表达关系及其生长物质调节的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work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我国种植和育成的转基因棉花品种作为研究对象,于2005—2006年在扬州大学江苏省遗传生理开放实验室,探讨移栽方式下棉铃发育与杀虫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生长物质对棉铃发育和抗虫性协同表达的调节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大铃型品种科3、中等铃型品种湘杂3号、小铃型品种泗抗1号的棉铃体积、铃壳体积、铃壳干重、铃重、子指都随生育进程不断增大,其中棉铃体积、铃壳体积、铃壳干重在花后20天内增加最快,铃重和棉籽重量在花后20天到30天增加的速度最快。科3、湘杂3号、泗抗1号花后20天内棉铃体积、铃壳体积、铃壳干重与铃壳毒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铃重、子指与棉籽毒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科3、湘杂3号、泗抗1号的铃壳和棉籽的毒蛋白表达都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其氮代谢的相关物质如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全N、GPT活性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三个品种铃壳的毒蛋白表达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全N含量、GPT活性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对科3、泗抗1号、泗抗3号和泗杂3号进行去1/2叶和1/2蕾处理,在各个生育期,去1/2叶的棉铃体积、铃壳体积、铃壳干重、铃重、子指都比对照低,去1/2蕾的棉铃体积、铃壳体积、铃壳干重、铃重、子指都比对照高,而四个品种铃壳和棉籽的毒蛋白表达则是去1/2叶的比对照高,去1/2蕾的比对照低,处理和对照的毒蛋白表达都随生育进程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铃壳的毒蛋白表达与棉铃体积、铃壳体积、铃壳干重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棉籽的毒蛋白表达与铃重、子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去1/2叶处理的铃壳和棉籽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全N、GPT活性、GOT活性、NR活性都比对照高,去1/2蕾处理的铃壳和棉籽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全N、GPT活性、GOT活性、NR活性都比对照低;铃壳和棉籽的毒蛋白表达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全N含量、GPT活性、GOT活性、NR活性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处理和对照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全N、GPT活性、GOT活性、NR活性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3.用氯霉素、卡那霉素、MET、DPC、6—BA、GA3对科3、泗抗1号、泗抗3号和泗杂3号的10日铃和30日铃进行处理,花后10天MET、DPC、6—BA、GA3处理的铃体积、铃壳体积、铃壳干重、铃重、子指都比对照高,其余处理的铃体积、铃壳体积、铃壳干重、铃重、子指都比对照低,品种间相比又以泗抗3号、科3受促进作用较大。花后10天GA3处理的铃壳和棉籽的毒蛋白表达比对照低,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全N、GPT活性、GOT活性、NR活性也都比对照低;其余处理的铃壳和棉籽的毒蛋白表达比对照高,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全N、GPT活性、GOT活性、NR活性也都比对照高。处理间,MET促进作用最大;品种间,泗抗1号、泗杂3号的铃壳受促进作用较大,泗抗3号、科3的棉籽受促进作用较大。花后30天MET、DPC、6—BA、GA3处理的铃体积、铃壳体积、铃壳干重、铃重、棉籽重量都比对照高,其余处理的铃体积、铃壳体积、铃壳干重、铃重、棉籽重量都比对照低。花后30天MET和6—BA处理的铃壳和棉籽的毒蛋白表达比对照低,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全N、GPT活性、GOT活性、NR活性也都比对照低;其余处理的铃壳和棉籽的毒蛋白表达比对照高,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全N、GPT活性、GOT活性、NR活性也都比对照高,处理间,GA3促进作用最大;品种间,泗抗1号、泗杂3号的铃壳受促进作用较大,泗抗3号、科3的棉籽受促进作用较大。
其他文献
桃(Prulus Persica L),别名仙桃、寿桃、寿果,是当今世界人民普遍喜爱的水果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果树之一。它起源于我国西部地区,栽培历史长达4000多年,经过长期的自然
种子引发技术因其经济、方便、效果显著的特点被广泛研究。但关于激素引发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特别是激素引发对于棉花耐盐性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还少见报道。本研究以两
本研究利用玉米基因组的120对SSR引物,对内蒙古东部区玉米自交系共70份材料进行了PCR扩增,从中筛选出较均匀分布在玉米染色体组的75对多态性好、带型清晰的引物,共扩增出356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