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药九子连还草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

来源 :贵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hongju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虾脊兰属植物虾脊兰的化学成分及活性进行研究,旨在寻找结构新颖、活性较好的化合物,为该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用甲醇对虾脊兰浸提3次(7天/次),总提取物分别经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采用硅胶、氧化铝、聚酰胺、凝胶Sephadex LH-20、C18、MCI等多种柱色谱技术及重结晶等对不同极性部位进行分离。通过核磁共振碳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X-单晶衍射、理化性质及相关数据库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2、采用四氮唑盐还原法(MTT法)对药材不同部位进行抗癌活性筛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验不同部位对巨噬细胞的活化作用,采用药基法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进行体外抗结核实验。结果:1、从虾脊兰中分离得到35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角鲨烯(1)、β-谷甾醇(2)、麦角甾-7,22-二烯-3β-醇(3)、22E-5α,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4)、豆甾-4,6,8,22-四烯-3-酮(5)、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6)、3,5-二甲氧基菲-2,7-二醇(7)、靛玉红(8)、1H-咪唑-4-甲酸丁酯(9)、邻氨基苯甲酸甲酯(10)、对羟基苯丙酸甲酯(11)、阿魏酸甲酯(12)、反式阿魏酸甲酯(13)、反式香豆酸甲酯(14)、3,3’-dihydroxy-5-methoxybibenzyl(15)、对苯二甲酸-1-异丁基-4-(2’-乙基-正己基)-二酯(16)、N-benzoyl-L-phenylalaninol(17)、邻苯二酚(18)、咖啡酸甲酯(19)、对香豆酸(20)、对羟基苯丙酸(21)、4-羟基-3,5-二甲氧基肉桂酸甲酯(22)、水杨酸甲酯(2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4)、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25)、bis(2-ethylhexyl)benzene-l,2-dicarboxylate(26)、wrightiadione(27)、松柏醇(28)、双苯吡酮(29)、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30)、蔗糖(31)、麦芽糖(32)、棕榈酸甲酯(33)、十六烷(34)、dotriacont-1-ene(35)。2、不同部位的抗癌活性实验中,与阳性药阿霉素相比,(1)石油醚部位(QY-1)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有较弱的抑制作用;(2)水部位(QY-5)对人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有弱的抑制作用;(3)所有极性部位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无抑制作用;(4)石油醚部位(QY-1)、二氯甲烷部位(QY-2)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有一定抑制作用,乙酸乙酯部位(QY-3)对A549有弱的抑制作用;(5)正丁醇部位(QY-4)、水部位(QY-5)、总提物(QY-6)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有微弱的抑制作用;(6)石油醚部位(QY-1)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有弱的抑制作用,总提物对K562细胞有较弱的抑制作用。3、在巨噬细胞活化实验中,乙酸乙酯部位(QY-3)对巨噬细胞(RAW267.4)有一定的活化作用;在体外抗结核实验中,乙酸乙酯部位(QY-3)对结核杆菌H37Rv有抑制作用。结论:1、在虾脊兰中所分离的35个化合物中,酚酸类化合物17个,甾体5个,黄酮4个,生物碱2个,糖类2个,菲类1个,三萜类1个、脂肪族3个,以上化合物有33个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2、在部位的抗癌活性实验中,除对胃癌细胞没有活性外,所有部位在抗肿瘤上显示出了一定的活性,这为民间使用该药治疗多种癌症提供了科学依据。作用较广泛的为QY-1和QY-3部位,尤其是QY-3部位具有抑制H37Rv的作用,提示了民间广泛使用该药治疗九子疡(颈淋巴结核)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家蚕二分浓核病毒(Bombyx mori bidensovirus,BmBDV),隶属于二分DNA病毒科,二分浓核病毒属,其基因组含有两个大小分别为6.5 kb(VD1)和6 kb(VD2)的线性单链DNA节段。BmBDV特异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繁荣的重要前提条件。随着互联电网规模的扩大和电力设备的增加,电网中由于负阻尼、强迫振荡、非线性等因素引起的低频振荡已经成
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持续增加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农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CO2浓度持续增加,对农作物参与的物质循
历史上黄河泛滥经过多次改道,形成了自西向东呈带状分布的冲积平原。该区域内存在大量层状分布的表层粉砂土,这类粉砂土以砂粒和粉粒为主,粘粒含量极少,无粘聚力,强度较低无
近十年来,二维层状材料如石墨烯、六边形氮化硼(h-BN)、过渡金属二硫属化合物(TMDs)、氧化物(TMOs)、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等在电化学储能、气体传感、场效应晶体管等应用中表现出优
鉴于光伏发电系统易受光照条件及地理位置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单一储能方式无法同时满足用电系统对功率和能量的要求,本文采用独立光伏混合储能系统并在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多目标优化理论与方法在经济管理、工程设计、交通运输、信号控制、绩效评价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最优方案设计等诸多实际领域中均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此外,对多目标优化问题的近似解及其性质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其已成为多目标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针对一般多目标优化问题,首先利用一类组合标量化方法建立了ε 有效解的一些组合标量化结果.进一步,本文也建立了基于co-radiant集和改进集而提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集合起来形成微网,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因其结合了交流微电网和直流微电网的优点,提高了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
在生物质热转化过程中,为获得高品质燃气,焦油转化(脱焦)和气体产物中二氧化碳分离(脱碳)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利用模拟结合实验研究中药渣催化热解制气脱焦脱碳机制。应用DFT模拟N
以江西鹰潭孙家典型红壤小流域为单元,以位于坡上、坡中及坡下的花生旱地(PU)及稻田(PF)各发生层土壤为对象,分析了土壤全磷(TP)、有效磷(Bray-P)及磷吸持指数(PSI)的剖面变化规律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