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金融工具混合错配来进行避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税收管辖区根据其法律规定对某一金融工具下的一笔款项作出了不同的税务处理,在资金流出方的法律下,这笔款项可以进行税前扣除,在资金流入方方面,这笔款项因为其所得的特殊性而不被计入应税收入中,形成一笔款项一方扣除而另一方不计收入,将达到整体的双重不征税的目的,这会侵蚀两国甚至多国的税基。由于现阶段各国税制的不协调,跨境税收情报交换的不畅通以及征管水平的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金融工具混合错配来进行避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税收管辖区根据其法律规定对某一金融工具下的一笔款项作出了不同的税务处理,在资金流出方的法律下,这笔款项可以进行税前扣除,在资金流入方方面,这笔款项因为其所得的特殊性而不被计入应税收入中,形成一笔款项一方扣除而另一方不计收入,将达到整体的双重不征税的目的,这会侵蚀两国甚至多国的税基。由于现阶段各国税制的不协调,跨境税收情报交换的不畅通以及征管水平的落后,跨国企业利用金融工具混合错配来进行避税的案例越来越多,各国的税款流失越来越多。为了保障相应税收管辖区的税收利益,各国积极对金融工具混合错配进行反避税研究,比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组织)在BEPS项目第二项行动计划(即《消除混合错配安排的影响》)就金融工具混合错配的反避税研究方面提出了规制建议。由于金融工具混合错配的手段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应对金融工具混合错配的反避税研究刻不容缓。本文首先介绍与混合金融工具及其错配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规范的定义了混合金融工具的概念及主要类型,接着列举出混合金融工具的避税形式以及金融工具混合错配带来的影响,随后对金融工具混合错配的反避税相关的税收理论进行阐述。通过归纳我国现有的文件和分析税收情报交换工作以及反避税部门的开展情况,总结出我国目前在金融工具混合错配的反避税方面上的不足,主要包括在国内税制方面的不足、征管方面的不足和跨境税收情报交换工作方面的不足。接着进行案例分析,以经典案例,分析金融工具混合错配在跨国企业中具体是如何进行避税的,叙述了税务机关查处案件的过程和最后案件的判决结果,说明这种避税手段的影响之大,应当引起关注。最后本文总结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给予我国在金融工具混合错配的反避税方面一定的建议:不断完善我国的税制,提高我国的征管水平以及完善国际间的跨境税收情报交换机制。
其他文献
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乡村振兴成为了“三农”工作新的奋斗目标,农牧民的生计问题也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处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一个土地利用表现为农田、草地、林地在空间上交错,从业时间上时农时牧的地带。半农半牧区由于历史和人为因素等影响,在土地利用等方面长期存在尖锐矛盾,主要表现在垦荒过度而导致土地沙化,草
起源于美国的短线交易制度在我国已经扎根近27年,这些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其适用性也受到了广大学者的思考和重视。2020年3月1日,新《证券法》颁布实施,但该制度存在的争议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本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以证券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为基础,对短线交易行为在我国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研究,梳理出近11年短线交易行为处罚的现状,包括对处罚对象的认定标准不
税收预约裁定制度作为国外通行多年且已经形成完备体系的制度安排,以其事前指引的制度功能优于其他法律措施的事中和事后指引。税收预约裁定制度是为了克服税收的不确定性,保护纳税人的权利,加强税务管理,构建良好的税收征纳关系,以此来增强中国税制的国际竞争力。对纳税人而言,预约裁定实施过程中税务机关通过梳理交易事项中的民商法、税法和会计关系等,对交易行为定性,为纳税人在适用税法方面提供统一意见,有效避免因地区
从古至今,中西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问题,中体西用还是全盘西化抑或是国粹主义等,不仅是国家发展、制度层面的问题,亦涉及到中国学术界的取向及未来发展。为探索国家社会的发展而被引入的社会学,不可避免的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如何发展中国的社会学,使其为现代化中国的建设服务,始终是学界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早在燕京大学任教时期,吴文藻便带领系内师生以社区研究的方法进行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