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qiuyu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信息社会的网络道德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行为中的道德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社会问题之一。信息社会中网络无约束性和虚拟性、隐蔽性正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流方式、学习方式,网络化社会给青少年道德成长带来新机遇,同时也对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道德观提出全新的挑战。网络中大量有害信息、垃圾信息的存在往往令人无所适从,对于还没有较高的识别和判断能力的中学生,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学科密不可分,信息技术学科中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成为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教育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如何来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在今天的社会显得更为重要。因此作为传播网络知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信息技术教师更应尽快实现由观念到行动的转变。笔者在试分析高中生网络道德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实践,针对高中生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信息素养方而作一定的探索研究。希望对信息技术教学实施中对学生道德品质养成提供一定参考。论文首先阐明选题背景,分析国内外网络道德这一社会问题的现状,确立研究目标,意义和研究方法。通过对高中生使用网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对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当前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特点。针对这些现状及高中生年龄特点,提出从提高信息技术教师自身信息素养入手,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信息技术教学中网络道德的研究,创新在网络环境下新时期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同时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对信息技术学科培养学生良好网络习惯养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卓有实效地教学尝试,并针对信息技术教学中网络道德教育进行总结与反思。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单纯地传授知识,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实践研究也是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的现实需求。论文通过实践研究证实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能只关注技术层面的问题,不能只看到电脑及网络的“亮点”和优势,应通过多种途径重视学生人文、伦理、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以16位单片机SPCE061A为控制核心,并采用内带程控放大器和片上数字滤波器的16位Σ-Δ型模数转换器AD7705,设计了一款智能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的硬件电路.该仪器能够自动选择量
人们对急性心肌梗死血清心肌酶升高的临床意义普遍重视,然而,临床上许多内科急症可出现心肌酶升高,由于原发病的掩盖常被忽视,造成诊断不完善和治疗延误,笔者认为监测内科急
期刊
介绍了在重力场中,消除电火箭自重及其供电供气系统对微小推力测量影响的方案,从而实现电火箭微小推力自动准确的测量。
塞缪尔·亨廷顿和阿尔温·托夫勒的关于文明冲突的观点异大于同 :两人对文明所下的定义不同 ,前者显得保守些 ,后者则更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文明 ;在对待文明冲突的态度上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