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理论的南昌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unhu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城市逐渐聚集,同发达国家的城市群形成一样,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大都市区、都市圈并迅速成长。在面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及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重大机遇,江西省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积极打造建设南昌大都市区。因此,对南昌都市圈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空间结构等方面展开研究是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对南昌都市圈的城镇体系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南昌大都市区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单元细化到建制镇级别,利用ArcGis、SPSS、Excel等软件,采用城市首位度、分形方法测算了2000年、2010年、2013年南昌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的规模级别分维数、空间结构相关维数等,从中分析南昌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从自然地理条件、产业状况、交通状况、政策制度等方面分析南昌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优化南昌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对策建议,推动南昌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主要结论有:(1)南昌市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发育不均衡。首先城镇体系首位度高,等级规模差异过大,结构不完善,2013年,核心城镇南昌市区城区常住人口达到223.74万人,占绝对主导地位,2000年、2010年大都市区内中心城镇缺位,2013年仅有的一个中心城镇抚州市区常住人口50.69万人;其次中间序位城镇发育薄弱,2013年重点城镇有22个,城区常住人口合计140.87万人,约占南昌大都市区总常住人口的14.35%,而一般城镇共130个,城区常住人口合计354.63万人,约占南昌大都市区总常住人口的36.13%;最后是小城镇发展提升较快,中心城市缺位现象仍显著,2000年、2010年中心城镇个数均为零,2013年则出现一个中心城镇,而重点城镇变化最大由2000年的9个增加到2013年的22个;(2)2000年、2010年、2013年南昌大都市区城镇体系规模分维值D分别为1.3403、1.2517、1.2998,均大于1,表明南昌大都市区内城镇规模级别结构较为集中,首位城市垄断水平较高,演变过程中极化作用明显;将2000年、2010年、2013年南昌大都市区城镇体系规模分维值D进行比较,可得出分维整体呈现递减趋势。虽然分维值均大于1,但是呈现递减趋势,表明南昌大都市区虽呈极核结构,但其聚集作用和辐射作用有所降低;以南昌市区为测算中心测得的聚集维数是0.7395,其分维数均符合D<2,且偏小小于1,表明随着核心聚集发展,空间布局演变一直处于不平衡发展状态;南昌大都市区城镇体系容量维和信息维分别为1.5653、1.5055,测定系数分别为0.9914、0.9978,容量维和信息维均处于1<D<2,D值略微偏小,演变过程中空间分布均衡性有所改善,目前均衡性仍属于偏中低;南昌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为0.2778趋近于0,发展过程中核心都市区聚集度高,而非核心区域关联度低。(3)南昌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南昌大都市区中部地区地势平坦,水系发达,城镇规模较大且空间分布密集,而西北部山体较多,东北部水水域面积大,城镇规模小且空间分布松散;区域内铁路、高速网络分布不均匀,交通通达性以南昌市区为核心往四周逐渐降低,核心城镇交通压力大,小城镇通达性及区域联系较弱;2012-2015年南昌大都市区的三产水平均为“二、三、一”,但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持平或超越的趋势性愈发明显,大都市区内各城市产业支柱上出现了大比例重合,且产业的空间布局存在交叉重叠化,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发展产生反作用力;相关的发展规划促进了南昌市一些周边地方抱团发展,积极融入南昌经济圈,但各地政府为了追求本地区利益最大化而忽略区域内专业化分工,造成了大都市区内的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4)南昌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位城市一极极化现象显著,即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呈现结核结构;城镇体系结构发展不均衡,城市体系空间分布较为松散;核心城镇发展优势突出,但大都市区内城际联系不强;大都市区处于初级极核发展阶段,且核心城镇吸引力呈下降趋势。(5)南昌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与建议:加快核心城镇的发展,加速大都市区城市化进程;培育有潜力的次级中心城市,发展区域新增长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一体化;建立健全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区域交通体系的网络性建设;加强形成网络化与极化共同发展的远景空间结构。
其他文献
自缅甸独立以来,民族冲突作为在缅甸持续了六十余年的问题,一直引发广泛关注。基于原有国内外民族主义问题的著述和研究成果,本文将首先简述缅甸民族问题的历史发展。再从理
<正>英国大诗人艾略特在其名作《岩石》中写出了如下发人深省的著名诗句:"在生活中,我们的生命去哪了?在知识中,我们的智慧去哪了?"身处于如今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面对纷至沓
文章针对广西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车辙问题,介绍了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阐述了混合料的铣刨重铺施工工艺、技术要点及施
地理技能是美国2012年版地理课程标准《生活化的地理:国家地理标准》(下文简称"新标准")中重点强调的培养目标之一。"新标准"认为,地理技能不仅为地理思维提供了必要的工具与
本文提出了高等院校教学意见集散系统的设计模型,对系统总体规划、设计思想、实现途径、系统中各功能模块以及研制中的关键问题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交通运输企业各类交通事故的频发、高发和易发,要求交通运输企业必须树立安全运营意识。文章以此为基础,分析交通运输企业当前安全运输现状,并引入"安全六观"来尝试强化交通
<正>护患沟通主要是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1]。尽管沟通在护理活动中比较重要,但是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患者仍抱怨错误的信息、信息不畅以及护士缺乏热情等[2]。Bake
早在70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并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做上学。"这一思想尤其适合中职专业课的教学,在中职
防震减灾工作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然而当前防震减灾工作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