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糖尿病的全球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胃肠损伤为其常见并发症之一,人类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由于目前中医临床辨证带有较强的主观性,限制了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推广应用。本实验研究病证结合2型糖尿病胃粘膜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在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等理论指导下,用相关中药治疗,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系统的中医辨证,将证候客观化、计量化。探讨T2DM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组织MUC1、COX-1、COX-2、cNOS、iNOS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脾气虚证的时间窗和相关中药干预的作用,以进一步探求其纵向病机发展规律。方法:将50只SPF级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及造模组40只,造模组饲以高脂高糖饲料,正常组饲以全价普通饲料。实验第5周,造模组腹腔注射1%STZ溶液(剂量:35mg/kg),正常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柠檬酸钠缓冲液。注射STZ 72h后监测随机血糖,连续3次血糖值>16.7 mmol/L且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入选糖尿病动物模型,进而用30%乙醇灌胃,空白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1次/周,连续4周。将造模组入选为糖尿病模型的大鼠,再按随机区组法,细分为模型组、补中益气丸组、金匮肾气丸组、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组。空白组、模型组,第6周起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治疗组于实验第6周起给予相应中药灌胃治疗,但补中+金匮组,先予补中丸治疗,待出现肾虚表征时再予金匮丸治疗。每日1次,连续12周。定期尾尖采血监测大鼠随机血糖水平及检测糖耐量水平。实验结束时行空腹血糖、血清INS、GLP-1、SOD、MDA、NO检测,并计算胰岛素相关指数。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胃、小肠及胰腺作HE病理制片,胃做免疫组化检测及PcrCOX-2, PcriNOS检测。实验大鼠在2型糖尿病成模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周行1次中医四诊辨证的相关检测,以进行辨证分析,连续12周。结果:(1)病理HE制片光镜下观察结果:①胃:空白组正常;模型组符合胃粘膜损伤病理改变,并可见溃疡形成,黏膜缺损直达肌层;其余组镜下所见均与空白组相似。②心脏:空白组正常;模型组有病理改变,并与补中组及补中+金匮组相似;金匮组镜下所见与空白组相似。③肾脏:空白组正常;模型组有病理改变,并与补中组、金匮组、补中+金匮组相似,但金匮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较轻微。④胰腺:空白组正常;模型组符合T2DM病理改变;各治疗组的胰腺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但金匮组较接近空白组。⑤各实验组均未见肝、脾、小肠的组织学形态改变。(2)实验一检测结果:①模型组与空白组的随机血糖、糖耐量检测、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及胰岛素分泌指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胰岛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模型组与空白组的MDA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造模成功初期及实验结束时,空白组大鼠均如常;模型组大鼠符合造模成功的症状和征象且实验结束时均有所加重。④造模成功初期为气盛证,实验第11周出现脾气虚证。(3)实验二检测结果:①补中组降空腹血糖效最佳,并和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胃粘膜损伤的发病机理与胃粘膜蛋白有一定关系,中药治疗有效,金匮组疗效最好,并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的SOD抑制率、SOD活力、INS、GLP-1、NO和胃的Western-blot检测的PcrCOX2检测值的区组间比较、组间比较及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各治疗组大鼠的鼻部、吻部、舌象、爪部色淡暗程度由轻到重依次为:补中+金匮组、补中组、金匮组。全病程呈阴虚征象,空白组与模型组、补中组、金匮组及补中+金匮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病程初期用较少量补中丸治疗有效,并与模型组、金匮组及补中+金匮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对阴盛衰度有影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全病程均呈胃热征象,模型组和金匮组各组纵向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对胃热程度有影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病程初期多呈气盛证,中期呈短暂偏气虚证,后期多呈气盛或偏气盛证。初期不宜单独用较大量金匮丸治疗,金匮组纵向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⑧全病程的血盛衰度基本正常,模型组纵向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了病证结合T2DM(饮食不节致消渴)胃粘膜损伤大鼠模型,成模率为60%,T2DM的成模率为81.25%。其病程初期为气盛证型,实验研究的第11周为脾气虚证的时间窗。T2DM胃黏膜损伤大鼠代谢异常,氧化自由基升高,其发病机理与胃粘膜蛋白有一定的关系,可能与COX2过量分泌、iNOS分泌不足有关。中药治疗有效,补中+金匮组疗效最好。脏器指数结果提示肝脏、脾脏、胰腺、肾脏有一定程度损伤。各治疗组大鼠的鼻部、吻部、舌象、爪部色淡暗程度由轻到重依次为:补中+金匮组、补中组、金匮组。T2DM胃黏膜损伤大鼠全病程的血盛衰度基本正常、均呈阴虚征象、胃热征象及几乎均呈气盛征象,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瘀血征象。体质量对阴盛衰度、胃热程度有影响。体质量均可作为阴盛衰度、胃热程度各自相应的特有征象。体质量与SOD抑制率、SOD活力、NO、GLP1各血清检测值无关。T2DM胃黏膜损伤大鼠(饮食不节致消渴)之根本病机为阴虚燥热,其病机的纵向发展规律是:胃热伤阴,燥热内生,燥热伤肺,进而及肾、脾等,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瘀血征象,若治疗方法不当或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最终波及三焦或最终导致阴阳两虚证或甚至阴不敛阳之亡阳证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