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冀南地域建筑的生态适宜技术研究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unla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的建设量急剧增加,同时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的比重也在逐步增大。如此发展,能源供应与社会发展矛盾加剧,会引起全社会的资源短缺,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宗旨背离。所以,减少建筑耗能,采取节能措施,可以有效缓解资源短缺和社会发展的矛盾。建筑节能设计和资源循环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建设建筑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同时,全球化进程加剧,中国建筑文化和地方建筑风格不断受到建筑全球化浪潮的侵袭。越来越多的高层拔地而起,城市风貌千篇一律,建筑文化丢失,地域建筑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完全被打破,千百年来形成的城市肌理被打破。根据自身国情,结合地域文化,设计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建筑是当代每个建筑设计者的责任。现阶段,面对建筑节能和传承地域建筑文化的双重压力,作为建筑界的从业者,应该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地优秀的建筑设计思想和先进的建筑科学技术,保护传统地域建筑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提出有效的建筑节能措施和能源循环利用方案,探索出一条符合现阶段国情、彰显地方文化、运用生态适宜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之路。论文以适宜技术的科学理论为研究基础,实地调研冀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结合适宜技术的设计理论、原则以及国内外先进的设计思想和建筑实践,总结出适用于冀南地区的生态适宜技术设计策略,有针对性地应用在冀南地区地域性建筑项目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在21世纪环境与资源状况堪忧的今天,迫切地需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建筑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可以通过功能仿生的方法向生物学习,从而在改善人与自然关系中起到积极的作
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技术是为提高居室热舒适度和减少建筑能耗服务的,采暖(空调)的运行模式和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两个关键要素。而当前国家标准规范中忽视夏热冬冷地区的特殊气候
保障性住房是在我国住房供应制度改革,实行住房商品化的背景下,国家为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权益、改善其居住条件而推行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从1988年提出至今,我国的
本文以展示空间为母体,对空间中的场景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文章从人物活动及其心理状态和文化特征两个方面探讨了这个问题。以引入场景对展示空间的意义着手,分别论叙了场景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地兴起建设步行商业街的热潮,建设了一大批面貌相似的商业街。许多城市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的盲目开发,由于在策划及设计、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失
河北省目前已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在各省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拥有量中排第三位,省级“重点文保单位”有670处,在其中很多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我国乃至
浦东的东西发展轴线,在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设想。1999年的《上海市总体规划》更是明确了西起虹桥机场,东至浦东国际机场,长约45公里的城市发展轴线是连接“城市中
大遗址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其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的价值都是巨大的。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大遗址保护的内容,大遗址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护规划成果是
生态设计的本质是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是一种整体的自然观和环境观。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与人类的发展呈现同步上升的态势。只有尽可能地吸收传统建筑中适应地域气候的思想
在当代中国建筑领域的研究中,大多集中于建筑本体领域,比较缺乏与其他学科视野保持交叉的研究工作。为了深化对建筑生产过程以及设计实践的认识,我们需要更多紧密联系政治经济和建筑问题的分析性研究工作。因此,本研究虽然选取建筑设计机构作为研究对象,但不仅仅局限于对于机构本身的关注,而是将机构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环境、建筑文化观念和建筑技术演变关联起来,作为整体进行考虑。在更为宏观的视野之下,采用史料整理、文献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