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总结国内外对老年2型糖尿病饮食护理的研究进展;2构建中西医结合特色膳食调护模式,规范中医辨证施膳在老年2型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3在特色膳食护理中引进授权教育,将先进心理技术与特色膳食健康教育相结合,根本上提升膳食护理的有效性;4弘扬中医养生膳食文化,提升老年2型糖尿病饮食护理质量,从根本上促进糖尿病防治事业的开展,进而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研究方法]选取成都市高新区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和温江区康馨苑老年公寓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象均在西医药量不减、运动方法保持不变等情况下接受饮食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试验组在授权健康教育模式下给予中西医结合饮食调护,干预方法包括讲座、个体化指导、现场操作、发送图片资料等,干预时间为3个月,干预结束后分别电话随访3个月。以糖尿病授权量表简表(Eight-item short form of the diabetes empowerment scale,DES-SF)、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血液生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为主要评价指标,分别于干预前、后和随访3个月结束时进行效果评价。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方差齐性检验、χ2检验、t检验等进行相应的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研究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入组时一般资料、体重指数、自我效能评分、授权得分、血糖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结束后,试验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与糖尿病授权量表评分较自身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较自身干预前虽有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在干预后及随访后,试验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身前后比较中,试验组在干预后及随访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较干预前降低,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只是空腹血糖在干预后出现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后,对照组空腹血糖较干预前,组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h血糖,对照组在干预后及随访后,较干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中西医结合饮食调护能较好控制老年人的血糖,是一种可行、有效的饮食护理方法。2授权教育能提高老年人自我效能,提高老人依从性,使特色饮食调护持久有效的控制老年人血糖。3中西医饮食护理各有优势缺点,将二者结合探索新型糖尿病饮食调护模式,对防治糖尿病,推动养老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