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加载对牙本质粘结强度和微渗漏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不同的粘结系统的不同涂布次数下对牙本质粘结强度和微渗漏的影响,为牙本质粘结性能的改良提供一定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完整前磨牙360颗,随机分成36组,每组10颗。按粘结剂分为Easy One(A组)和Single Bond2(B组),然后根据涂布的次数(涂布1次、涂布2次、涂布3次)将这两组分为Aa组、Ab组、Ac组及Ba组、Bb组、Bc组。每组又随机分为3组,即实验组为循环加载10000次和60000次,对照组不进行加载,分别测定其微渗漏深度及粘结强度。使用SPSS18.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循环加载能够降低牙本质粘结强度并加重粘结界面的微渗漏。同种粘结剂涂布相同次数,循环加载60000次组牙本质界面的粘结强度明显小于加载10000次组和无加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经60000次循环加载后,粘结界面微渗漏值明显大于加载10000次组和无加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加载10000次和无加载组间的粘结强度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载10000次组的粘结界面微渗漏值与无加载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涂布次数对牙本质粘结界面强度及微渗漏的影响。同种粘结剂加载相同次数,涂布1次和涂布2次比较,粘结界面微渗漏值与粘结强度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涂布3次与涂布1次和涂布2次比较,微渗漏值明显增大,粘结强度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种粘结剂对牙本质粘结界面强度和微渗漏的影响。无加载组,使用Easy One与Single Bond2两种粘结剂在相同涂布次数下,粘结界面的微渗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ingle Bond2的牙本质界面粘结强度大于Easy On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环加载60000次组,使用Easy One与Single Bond2两种粘结剂在相同涂布次数下,粘结界面的微渗漏值及粘结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加载10000次组,两种粘结剂在相同的涂布次数下,使用Single Bond2时,粘结界面的微渗漏值明显小于Easy One组,且粘结强度明显大于Easy One组(p<0.05)。4.进行断裂模式分析时发现真正的界面断裂出现较少,约占16%,多为混合界面的破坏,约占74%。结论:1.随着循环加载次数的增加,牙本质粘结界面的微渗漏值增大而咪结强度降低。2.两种粘结剂涂布1次和涂布2次均能取得较理想的粘结强度和较小微渗漏。而涂布3次时,牙本质粘结界面的强度明显降低微渗漏明显增加。3. Ⅰ类洞充填时,使用第五代粘结系统Single Bond2和第七代粘结系统Easy One,长期疗效观察并无差异。图20个,表23个,参考文献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