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硼铁基合金是近年来耐磨材料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但是目前向其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钨、钼、钒、铬等优质合金元素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对此,本论文在普通高速钢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用廉价而丰富的硼元素部分取代其中的铬、钨、钼、钒等合金元素,不但可以保证普通高速钢材料对硬度和耐磨性能的生产要求,同时还可以明显降低高速钢材料中钨、钼、钒等合金元素的含量,减少材料的生产成本,从而获得一种比一般高硼铁基耐磨材料性能更好,比普通高速钢材料性价比更高的高硼耐磨合金钢材料。本论文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设计了0.45%C、5.0%Cr、0.5~3.0%B;1.5%B、5.0%Cr、0.25~0.90%C;0.45%C、1.5%B、1~7%Cr三个系列的高硼耐磨合金钢的试验成分。对其熔炼工艺、凝固过程和不同成分系列的铸态组织及力学性能、变质处理对其组织与性能的优化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试验研究。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及洛氏硬度计、冲击试验机等设备,研究分析了高硼耐磨合金钢材料的组织结构、物相组成与分布,以及合金元素对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结论如下:①硼、碳含量较低时,高硼耐磨合金钢铸态下由珠光体、马氏体和部分残留奥氏体基体+共晶组织组成,其中共晶组织包括鱼骨状、筛网状和板块状的不同形态;②随着硼、碳、铬含量的变化,高硼耐磨合金钢在铸态下具有不同含碳量的基体构成+不同数量与形态的共晶组织。硼、碳含量较高时,在奥氏体晶粒周围,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菊花状包晶组织;③随着硼、碳含量增加,合金硬质相体积分数均呈指数关系或直线趋势增加;增加铬含量,合金中硬质相体积分数会明显降低;④随着硼含量增加,合金硬度在HRC51~58范围内增加,而冲击韧性在4.9-2.3J/cm2范围内降低;碳含量增加,硬度增加明显,而冲击韧性明显降低;铬含量增加,合金硬度和冲击韧性均有一定的提高。相对于硼和铬,碳含量对高硼耐磨合金钢铸态硬度与冲击韧性的影响更大。用不同含量的RE-Mg和RE-Mg-Ti合金对高硼耐磨合金钢进行了复合变质处理,发现变质后,高硼耐磨合金钢的组织结构和物相组成均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其奥氏体晶粒,特别是共晶组织的形态发生了较明显变化,而随着变质剂RE-Mg和Ti加入量的增加,高硼耐磨合金钢组织中奥氏体晶粒的细化趋势及硼碳化合物的细化、断网现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象都更为明显,甚至还出现了小颗粒状的硼碳化合物。变质后试样的力学性能主要表现为:①稀土镁和稀土镁-钛变质,均可一定程度的改善高硼耐磨合金钢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韧性最多提高了50%以上,变化较为明显;②变质处理可明显减少高硼合金钢组织中硬质相的体积分数;③随着变质剂加入量的增加,高硼合金钢的硬度、冲击韧性都呈一定的增加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