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差异分析及初选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r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楝(Melia azedarach Linn.)是楝科(Meliaceae)楝属(Melia)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是我国速生、多用途的优良乡土树种。本研究通过广东省多地点三年生苦楝种源家系试验林生长和适应性状的观测结果,分析了生长性状和造林保存率的地理变异及其趋势,对参试家系的生长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初步选择了优良种源和家系。主要结论如下:1、苦楝树高、胸径、枝下高、干形、冠幅和保存率等性状在广东三个试验点内均表现出较为丰富的表型变异。各试验点内苦楝各性状在种源间差异均非常显著,种源选择潜力较大。各性状的种源重复力(2=0.42~0.98)均处于中等或较高水平。各性状在地点间、地点内区组间、种源间、种源与地点互作项以及种源与地点内区组互作项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各性状上,除随机误差项外,地点间或地点内区组间的方差分量百分比普遍高于其他效应项,说明生长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2、苦楝各性状的地理变异主要表现为以纬向变异为主、经向为辅的趋势,树高、胸径、枝下高、干形和冠幅分别与纬度呈负相关,保存率与海拔呈负相关;其地理变异具有明显的气候生态学基础,来自气压较低、气温较高、雨水丰沛地区的种源在广东地区的适应性更好、生长更有优势。3、在试验点III上,苦楝各生长性状中,保存率和胸径为主要贡献性状,其次是树高和冠幅;14个种源被聚为两大类,类群I(0102、0524、0415、0205、0631、0309、1604、0739和0842号种源)多为我国南方地区种源,整体生长较快、干形良好且保存较完好;类群II(1101、1501、1154、1602和1603号种源)均为我国北方地区种源,整体生长较缓慢、主干较弯曲。4、各试验点内苦楝各性状的家系间差异非常显著,家系选择基础良好,且不同家系各性状表现均受到立地环境条件的极显著影响。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大小存在明显差异,胸径(2=0.40~0.84)、树高(2=0.28~0.70)和冠幅(2=0.27~0.75)受较强的遗传控制,干形(2=0.00~0.42)和枝下高(2=0.17~0.29)受较弱的遗传控制,保存率(2=0.09~0.74)在不同试验点的遗传力水平变化较大。各试验点内参试家系在不同性状间的表型均值排名存在较大差异,且在不同年份间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只有极少数家系在各个主要性状上均表现优良。各性状在地点间、地点内区组间、家系间、家系与地点交互项以及家系与地点内区组交互项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各性状上,除随机误差项外,地点间、地点内区组间以及家系与地点内区组交互项的方差分量百分比普遍高于其他效应项。5、苦楝树高、胸径、干形、冠幅和枝下高这5个生长性状之间大都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树高与胸径(r=0.35~0.71)、胸径与冠幅(r=0.53~0.60)的简单相关系数普遍较高。树高、胸径、干形和冠幅这4个生长性状普遍具有较高水平的早-晚遗传相关性,且均表现为正相关;在种源水平上,树高(=0.70~1.05)和干形(=0.65~1.09)的早-晚遗传相关系数较大;在家系水平上,胸径(=0.73~0.81)的早-晚遗传相关系数较大。6、在试验点I初步选出0413号、0753号、0523号、0412号和0527号等5个优良苦楝种源,主要来自广东、海南和云南省,各性状的遗传增益在0.38%~8.60%;在试验点II初步选出0739号、0631号和0205号等3个优良种源,主要来自云南、广西和江西省,各性状的遗传增益在0.44%~2.59%;在试验点III初步选出0415号、0205号和0631号等3个优良种源,主要来自广东、江西和广西省,各性状的遗传增益在-0.25%~9.02%。7、苦楝家系在不同性状上的育种值大小及排名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少数家系在各主要性状上的育种值均排在前20%,且参试家系各性状上的育种值排名在不同年份间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8、在试验点I初步选出041号、042号、072号、035号、239号、223号、033号、040号、121号、034号、075号、243号、077号、036号、066号、224号、060号、076号、061号、102号、068号、230号和200号等23个苦楝优良家系,各性状遗传增益在0.00%~15.36%;在试验点II初步选出121号、325号、302号、296号、319号、135号、194号、311号、196号、120号、018号、304号、224号、290号、066号和303号等16个优良家系,各性状遗传增益在0.77%~5.06%;在试验点III初步选出293号、305号、053号、286号、065号、300号、064号、303号和260号等9个优良家系,各性状的平均遗传增益在1.05%~14.22%。在三个试验点间,047、054、147和225号家系具有平均遗传稳定性(bi=1,(94)2=0),遗传稳定性高于平均稳定性(bi<1)的家系有143、145、155、209、211、224、322、323、325、328、329、330和331号家系,低于平均稳定性(bi>1)的家系有053、055、056、064、065、066、142、205、214和217号家系。在试验点I内,034和333号家系在不同年份间具有平均遗传稳定性,031、075和239号家系的遗传稳定性接近平均稳定性,遗传稳定性高于平均稳定性的家系有105、142、159、161、223和247号家系。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NOAA逐日海表温度和ECMWF的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探讨了赤道太平洋高低频纬向环流的差异及其可能的物理机制,并研究了赤道太平洋高低频纬向环流对应的大尺度环流异常
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A公司是一家国内知名的物流企业,主要在全国范围内经营零担业务和快递业务,而青岛地区是A公司的重点发展区域。经过实
汽车缺陷将对消费者、企业乃至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微缺陷将影响车主的使用;严重缺陷将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人身伤害和大量的财产损失,同时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这也使相关管理部门、企业越来越重视汽车缺陷产品管理,力求在发现缺陷后及时召回,减少因缺陷带来的损失和社会影响。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典型事件如“高田气囊召回事件”、“上汽通用断轴门召回事件”等。从2013年至2017年,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次数呈逐年
钳型(Pincer)配体一经发布便因其优秀的稳定的化学结构而引起了化学界极大的关注,并吸引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研究与开发。现如今有关Rh,Ir和其他过渡金属钳形配合物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而与之相反,钴钳型配位化合物的研究却一直较少。为此我们基于NCN Pincer配体合成了三类共10种Co金属配合物,探讨Co金属配合物的性质。于本文第二章中,主要介绍了一些表征手段与实验准备。而于第三章开始阐述三类Co
近年来,随着金融领域逐步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门槛,各类线上线下贷款机构迅速发展,信贷市场规模日益增大,带动了信用服务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激发了各类金融机构对信用评估模型的开发需求。信用评估模型的性能高度依赖于原始数据的质量,但现实中信用数据的缺失问题却是无法避免的,这大大降低了信用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实际中,大多数信用模型通过直接删除缺失样本或者用简单的均值,众数值填补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
太阳活动变率影响着地球气候系统的形成和演变,在其准11年周期中,峰年相比于谷年对热带太平洋气候变率产生的具体影响仍存在争议。本文基于1870-2004年的再分析资料,以在太阳
自1965年新中国第一条建设以来,地铁因为其准时性、速率快、环保性、运力大等优良特性,得到了众多城市的青睐,目前已经有34座城市开通地铁运营。洞桩法是近几年颇受欢迎的地铁建设方式,在人流量大、交通繁忙、建筑物密集、管线复杂的区域,洞桩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些带来的问题,且洞桩法因为其桩、梁、拱体系共同支撑的支护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且地表沉降较小。本文以东坝中街站为背景,利用Midas GTS NX有
群体智慧效应在数值估计问题中得到大量研究,本文把群体智慧现象扩展到更复杂的排序任务场景,探讨在排序任务场景中群体智慧是否存在并试图找出集中化机制、群体规模以及选项
中国的红黏土主要分布在南方,如云南、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等省份,总暴露面积大于20万平方公里。红黏土是一种有着含水率高、液限高、可塑性高、孔隙比高等特殊工程性能的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各种智能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网络上的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为了缓解信息过载问题,研究者提出构建推荐系统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以满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