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消渴文献中食疗思想及应用方法的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中医文献学与方药统计学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消渴治疗中对食物及保健药物的认识和应用规律。第一部分运用中医文献学的方法,收集古今相关文献,系统的分析了各朝代消渴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并对消渴的分型标准进行了归纳整理。之后从中医和现代医学两方面对于消渴的饮食疗法发展简史、调护原则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第二部分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收集从汉代到清代的105本古籍,将涉及的消渴方剂分唐宋、金元、明代和清代四个数据库分别录入。首先对所选方剂中所出现的日常食物、药食兼用、保健药物和其他药物出现的频次及高频药物进行统计;其次对涉及的食物进行四性和归经的统计;最后对保健药物的四性、归经及功效分类也分别进行整理分析。日常食物在四个时期都占一定比例,特别是金元和明代,占总药物种类的23%;药食兼用的涉及种类和出现频次相比于同时期的日常食物要略高一点。这为饮食治疗消渴提供了理论依据,说明其是切实可行的。通过整理所得的高频物品茯苓、甘草、葛根、山药等很多也已被现代医学证明对于治疗消渴具有显著疗效,可直接应用于消渴的饮食治疗。治疗消渴的食物多为平性、归脾胃经。说明在消渴食疗需要“调”,宜用偏性不明显之品。方剂中的食物亦应本着脾胃为本,食以护之的原则,多选择健脾养胃的食物。用于消渴的保健药物四性排名为:寒>温>平,热性和凉性药物基本没有。在归经分析中归肾经、脾经和胃经者最多。这说明消渴的药物治疗应以补肾为主,兼顾脾胃。并且在保健药物功效分类中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出现的频次最高。其中补虚类药物中补气药、补血药、补阳药和补阴药基本相当;利水渗湿类中主要为利水消肿药;具有滋阴功效的麦门冬出现频率之高也显示了消渴治疗中清热和滋阴并重。这些说明消渴的证型以虚证为主;以益气养血、补益脾肾、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滋阴养血、补肾填精等为主要治法;消渴治疗的基本原则为补气、养阴、清热;方剂高频保健药物为:麦门冬、人参和知母。食物在方剂中的使用方式也有很多形式,当然有很多方剂本身就是纯食物方剂,对于方剂中是食物和药物并存的,两者的结合方式有很多:将食物和药物共同组方,同入汤剂或作丸、散服用;以食物对药物预处理;以食物汤汁煎煮其它药物;食物送服其它药物等。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CML,慢粒)应用分子靶向治疗当今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方法,伊马替尼作为一个靶向启动白血病的Bcr-Abl酪氨酸激酶的
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影响着整个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研究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河水利委员会组织的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工作已全面展开。目前,对流域的水
行政体制改革是我国政府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而财政管理的电子化、信
提高中小型物流公司竞争能力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可以实现其高效率、低成本运作的管理信息系统。针对莆田物流公司目前所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从实际业务出发,分析了系统的主要
<正>【热点回顾】语文已经进入了大分时代,作文占据了语文的大半壁江山,决不能停留在认识上,而是必须具体落实在实践中了。综观2013年全国中考作文题,在形式上,以命题作文为
<正> 你用什么样的观点看事物,将决定着你看到什么。——爱因斯坦 战争是人的本性的充分展示:当人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一切外在的束缚和内在的掩饰都被无情地剥露,展现出人的
两个实验以不同年级学优生与学困生为被试,比较了他们分别在图形启动和文字启动两种条件下自上而下注意控制能力的特点。结果发现,在自上而下注意控制方面,无论是学优生还是
<正>《春酒》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台湾旅美散文大家琦君。一、《春酒》的思想内容全文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童年时"我"喝春酒的幸福与快乐往事。《春
背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以抗骨质吸收为主要作用,而对骨量的增加有限,近期来甲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灌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农业方面的用水量逐年上升。多年来人们在进行农作物操作时,源源不断地进行浇灌,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节水灌溉技术能够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