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税取消以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仍然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供给能力与动力问题。农业税取消后,基层政府财力更加弱化,靠财政转移支付来维系供给,供给能力不足。与此同时,农业税的取消,使得农民与基层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处于零和博弈状态,基层政府更加对上不对下,供给失去动力,而农民也因为不再缴税而处于“失语”状态。其次,供给模式问题。农业税取消后,供给模式主要是自上而下与一事一议,自上而下的决策体制忽略了农民对公共产品的真正需求,导致了一些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现象。一事一议决策模式则由于其刚性的规定和基层政府供给动力弱化,因此在现实中很少运用,或很难取得实效。基于此,本论文从决策层面展开研究,旨在改善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及效果。首先,本论文在公共产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阐述了选题的意义,并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特征、概念及分类进行了叙述。其次,本论文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研,分别对村民及基层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获得了本论文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再次,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提供多少以及如何提供,并在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就当前存在的三种决策模式以及影响供给决策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复次,本论文从技术层面探讨决策方式问题,引入了名义群体法、全面质量管理及绩效预算技术。最后,本论文就农业税取消后如何构建决策机制来改善供给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偏好显示机制、信息披露与衔接机制、筹资机制及监督评价机制构筑而成决策体系有助于提高供给的效率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