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亡态度是个体对死亡这一特殊事件的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国内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现有的死亡态度量表多为国外量表翻译而成,且没有针对大学生的死亡态度量表。本文在参考Wong, Recker,&Gesser(1994)DAP-R量表题目、已有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开放式访谈资料,修订了大学生死亡态度问卷,并依此为工具,展开了相关研究和质性研究,得到的结论有:(1)修订的大学生死亡态度问卷,共有7个维度,具有较好的信效度。(2)大学生更多持认知接受的死亡态度,情感接受更困难,更加害怕意外死亡。(3)大学生死亡态度存在一定的性别、年级和科别差异。女生较男生更易对死亡持趋近接受、逃离接受的态度,意外恐惧程度也较高。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易对死亡持趋近接受态度,但同时也更加恐惧死亡。文科学生较理科学生更易对死亡持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的死亡态度。(4)大学生特质焦虑程度越高,越容易有逃离接受、死亡逃避、死亡恐惧等负性死亡态度。社会支持越高,越不倾向于持逃离接受的死亡态度。(5)特质焦虑既直接影响逃离接受死亡态度,又通过主观支持间接影响逃离接受死亡态度,并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达到显著。(6)大学生恐惧意外死亡的内部原因主要有人格、健康、对来世的信念,外部原因主要有宏观环境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