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环芳烃具有强致癌性,难以降解,在环境中长期滞留,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对黄河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及其生态风险的研究越来越多,本论文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多环芳烃总含量最高的两个点作进一步的研究。沉积物是水环境中疏水性有毒有机物的主要蓄集场所,它由一些化学成分和形态结构高度不均匀的物质组成,其与有机污染物之间作用力的大小是决定污染物稳定和迁移能力以及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所以实际污染环境中吸附剂类型的分类与分析对多环芳烃的赋存及生态风险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实验选取了黄河中下游东平滩及开封大桥,对沉积物进行粒度分级(>500um、500~200um、200~125um、125~65um、65~25um、<25um)并分析其理化特征,系统的研究了沉积物中PAHs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对PAHs的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紫外检测器并联的技术方法,以便达到定性定量检测标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相对偏差2.43-5.84。回收率为46.52-102.95%,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性。(2)通过对东平滩段以及开封大桥段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发现,16种PAHs均被检出。焦作东平滩样品浓度为0.60-236.90ng/g-dw,开封大桥样品浓度为0.30-79.80ng/g-dw。(3)通过PAHs与沉积物粒径关系的研究表明,东平滩沉积物样品中PAHs的含量除了200-125um、65-25um,整体上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开封大桥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与粒径变化没有相关性的关系。说明粒径不是影响PAHs赋存特征的主要因素。(4)不同粒径中吸附剂的含量及种类却对PAHs有着密切的关系。东平滩沉积物中有机成分比重明显高于开封大桥,同样东平滩样品中PAHs的富集量也相应较高,与理论保持一致。(5)沉积物中PAHs含量与相应的TOC、BC的含量相关性不大。东平滩中相关系数分别为0.201、0.255;同样开封大桥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88、0.017。(6)东平滩表层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源除个别粒径范围受到石油不完全燃烧的影响,其余主要是来源于石油泄漏污染。开封大桥段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自有石油泄漏及燃烧,少部分来自于煤炭燃烧。(7)对东平滩、开封大桥两处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可得,东平滩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系数普遍比开封大桥样品大。东平滩、开封大桥沉积物样品中综合污染指数值分别为:15.67、3.61,均属于重污染区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