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拥有权力的人,都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腐败问题是世界公敌,“反腐败”则是人类社会需要与之长久抗衡的工作。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利益格局和法律法规尚未建构完成,这其中不乏有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来谋取私利。当前,我国的腐败问题已不单纯是存在某一领域,而是对社会发展产生多层面的影响。愈加猖獗的腐败活动以及愈来愈多出现的腐败官员,使得反腐败工作变得越加重要和严峻。特别是党的第十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落幕以后,反腐败更是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被提上党和中共中央的日程表。回首2013年的“反腐败”工作,有喜也有忧:喜的是在2013年的反腐成绩单中有18名省部级官员“落马”,近2万名公职人员被处理;忧的是面对中国数量庞大的公职人员,今后的反腐工作将会异常艰难。而媒体作为中国监督体系的一部分,始终站在报道新闻、引导舆论和传播廉政文化建设的最前沿。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在各自擅长领域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但各自又在实际报道中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来自媒体属性的难以克服“短板”,也有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墨守成规的“旧习”,更多的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对“利益”产生的无限需求所造成的“媒介伦理”的失范。本文希望通过对比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反腐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上的异同,来实际解决双方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文章并不是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放在互相对立的层面来剖析,而是将二者在不断融合互补中共同为“反腐败”工作服务。就实际意义而言,笔者希望可以有更好的媒介报道规范来指导“反腐”新闻写作的规范,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可以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正确、严肃、审慎的新闻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