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霉产GABA、桔霉素相关基因的克隆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72559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曲霉(Monascus spp.)是我国酿造微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的属,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近几年红曲霉的许多功效相继被证实,其发酵产物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莫纳可林K (Monacolin K)、红曲色素等己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加工及相关领域中。1995年法国学者首先在红曲中发现毒性物质—桔霉素,使红曲产品在国内外销售受到了一定限制。目前GABA、桔霉素等产物的生产、调控及应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虽进展比较缓慢,大多数研究成果暂时还不能应用于生产,技术手段尚处于建立阶段,但对调控GABA、桔霉素代谢的基因研究,是未来红曲霉产物调控、生产的必要基础。本实验利用红曲霉(Monascus ruber) Mr-5菌株(CGMCC NO. M208043)作为实验材料,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红曲霉的高效转化体系,获得了1478株红曲霉转化子,通过摇瓶发酵并对GABA、桔霉素进行检测,筛选到50余株GABA、桔霉素产量与原始菌株有较大变化的红曲霉突变子,进而以HPLC技术进行精确定量。之后利用TAIL-PCR和hiTAIL-PCR两种方法扩增部分转化子的T-DNA侧翼序列,获得与GABA、桔霉素代谢相关的基因片段,通过生物信息学比对,扩增出相关基因全长。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相关基因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红曲霉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利用根癌农杆菌AGL-1菌株对红曲霉Mr-5菌株进行转化,探讨了农杆菌浓度、诱导时间、诱导剂浓度、红曲霉培养时间、孢子浓度、共培养温度、共培养时间等条件,建立了一个高效的红曲霉转化体系:将根癌农杆菌AGL-1活化2d~3d,挑取单菌落扩大培养到OD600约为0.15。离心得菌体,加入含有50~200 μmol/L AS、pH值5.0-5.8的IM培养基,菌悬液培养至OD600约为0.5。以无菌水洗下培养21d的红曲霉孢子,经4层擦镜纸过滤,去除菌丝及杂质,制成105个/mL左右的孢子悬液。两种悬液等体积混匀,涂布于贴在Co-IM培养基的承载膜上,25℃培养2.5 d。将膜揭下贴于含有头孢霉素和筛选物质的平板上。待转化子长出,挑取单菌到筛选平板上,并转接5-6次,验证遗传稳定性。2、转化子的遗传稳定性分析、PCR鉴定及形态观察在1478株红色红曲霉转化子随机挑选50株转化子接种于PDA培养基,30℃、7d培养,转接6次以上后至PDA培养基(150 μg/mol潮霉素B)上培养,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计算红曲霉转化库的稳定性。提取转化子基因组DNA,对潮霉素抗性基因进行扩增。结果显示,随机挑选的转化子中96%的样本基因组中存在潮霉素抗性基因,表明该T-DNA插入突变库的遗传稳定性高,符合实验要求。对各转化子的菌落形态及显微形态观察。大部分转化子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与原始菌株相似,少数转化子在菌落颜色、菌落形态、生长速度、显微特征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3、GABA、桔霉素产量变化较大的红曲霉突变子的筛选利用250mL锥形瓶对红曲霉转化子进行发酵培养,通过纸层析法对1478株转化子的发酵液进行检测,选取部分GABA产量变化较大的红曲霉转化子进行再发酵,通过高效液相(HPLC)法对其GABA产量进行精确测定;通过薄层层析对1478株转化子的发酵液进行检测,选取部分桔霉素产量变化较大的红曲霉转化子进行再发酵,通过HPLC法对其桔霉素产量进行精确测定。最终获得50余株GABA、桔霉素产量较原始菌株Mr-5变化较大的红曲霉转化子。4、转化子T-DNA侧翼序列扩增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TAIL-PCR和hiTAIL-PCR技术,通过T-DNA右翼序列设计3条嵌套引物、7条短简并引物和5条长简并引物,对插入红曲霉转化子T-DNA的侧翼序列进行扩增,经过测序获得片段序列。通过Blast比对,表明82号突变子T-DNA侧翼片段与细菌色氨酸合成酶B亚基基因有66-100%的相似性:1358号突变子T-DNA侧翼片段与细胞色素C过氧化物酶基因有85%的相似性;1338号突变子T-DNA侧翼片段与B葡糖苷酶基因有99%的相似性;660号突变子T-DNA侧翼片段,经比对与多种细菌、真菌的谷氨酸脱羧酶(GAD)相似程度较高,特别是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部分片段相似程度达到79%,与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部分片段相似程度78%,与棒曲霉(Aspergillus clavatus)部分片段相似程度达到76%。5、红曲霉GAD基因的扩增、验证与分析将TAIL-PCR所得片段与红曲霉Mr-5的cDNA进行比对分析,设计引物并以红曲霉基因组作为模板,扩增出G2-1片段;经上下游序列的分别验证,证明了该片段为红曲霉Mr-5基因组中的完整序列,并确认了内含子与外显子部分,通过Orf Find、Conserved Domains、Blastp、ClustalX等工具分析了该基因序列的氨基酸组成。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我国的医药分开目前处于试点探索的阶段,其是否真正有效降低了医疗费用一直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本文简单归纳了我国在医药分开方面已做出的尝试,并从一些公开的政策数据及行
学位
新时代如何把握急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引导急诊患者能以相对平和的积极心态配合治疗来提高急诊抢救质量及护理水平,是临床急诊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研究根据临床实
包虫病(Hydatidosis,hydatid disease),又被称为棘球蚴病,是一种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导致人体感染而产生的疾病.其主要分为囊型以及泡型两类,是一种在畜牧业地区高发的人畜
期刊
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单体可引起肿瘤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恶性增殖,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本文将中药单体对肿瘤细胞周期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
期刊
临床见习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妇产科门诊见习具有其专科特点.本文通过总结在妇产科门诊见习教学中,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见习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
本研究以寻找缓解铜毒新途径为出发点,采用水培法研究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烟草铜胁迫的缓解作用。首先以已通过抗铜性试验验证的耐铜性较强的烟草品种W38和耐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