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对等角度研究圣经习语翻译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ved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语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集中反映了该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圣经习语被公认为是各类英语习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之一。由于圣经习语文化背景深厚,内涵丰富,对深受东方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译者来说,在圣经习语翻译中达到语用对等并非易事。翻译在源语与目标语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圣经习语翻译在此基础上更为目标语读者填平了不同文化间的沟壑。但是,由于圣经习语植根于特殊的文化之中,这就注定其翻译的复杂性,具体实践中稍有疏忽就容易误入歧途,达不到预定翻译效果。在圣经习语翻译中,语用对等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则,对于译者而言达到语用对等并非一日之功。由于圣经习语的文化内涵并非一目了然,通常是隐含或是隐藏的,因此译者最重要的能力不是传达源语命题内容(字面内容),而是准确理解其“言外之力”或“隐含意义”,并在目标语言中予以准确地传达。当命题内容等值与言外之力等值二者不可兼顾时,允许牺牲命题内容,以求言外之力等值。因此,在评价一位译者业务水平时,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能够挖出隐藏意义并在目标语言中准确传达,实现语言、文化无障碍准确传达。本文主要探讨圣经习语翻译中的语用对等,尝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总结一些可行的策略,以有效实现圣经习语翻译语用对等。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圣经习语。其中第一部分为习语的定义及来源,第二部分为圣经习语与圣经文化,第三部分为圣经习语的不同种类,第四部分为圣经习语的特征。第三章阐述了语用对等与圣经习语翻译。本章首先简单介绍了语用学的发展历程,其次引入了本文至关重要的关键词:语用对等,并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同时提出了翻译中语用对等的两个重要原则:言外之力和隐藏含义。在此本文选用圣经习语具体实例来阐明在翻译实践如何实现语用对等。然后提及了圣经习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紧接着用实例方式列明了导致语用失误的几个因素:文化、语境、思维方式及译者综合素质。第四章着重从语用对等角度探讨了圣经习语翻译的策略。本章首先阐述了圣经习语翻译总体指导原则:文化传真,要求意者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原文文化的原汁原味。之后,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本文引用圣经习语具体实例分析研究了圣经习语翻译中实现语用对等的策略,主要包括直译法、语境补充法、加注法、替换法、解释法。第五章总结全文并指出语用学为圣经习语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科学的方法,并希望更多的译者能够从语用对等角度研究圣经习语翻译。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是以2000-2009年《音乐周报》原件为文本,全面考察其创办背景,梳理报纸的基本情况,深层揭示其形式和内容背后所蕴含的音乐学和编辑学价值。揭示《音乐周报》办报的规
给出了描述毛细泵环路(CPL)系统运行特性的非稳态模型,并运用该模型模拟了系统的启动过程,考察了储液罐中温度波动以及蒸发器上热负荷的突然改变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从数值模拟的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与奇异值分解提出一种新型数字水印算法,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合适的解决方案,以降低几何攻击带来的影响。为了达到该目标,将宿主图像分为4个互不重叠的子图
在《左传》和《国语》中可以看出,春秋存在着一股重民的社会思潮。所以称为重民思潮,而不叫做重民思想,是因为重民的观念虽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但却仅是散见于诸多人的言论中,尚
现代项目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从各方面进行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信息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普及,在
通过节能分析与节能诊断,火电机组运行优化是燃煤电厂挖潜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循环水泵是燃煤电厂中耗电量较大的辅机之一,它的运行方式对凝汽器真空和厂用电率等经济性指标
【正】 六十年前,所谓清末民初时代,中国学术界曾有一度蔚然称盛的发展。这是由于诸朴学大师前后踵起,集乾、嘉、道、成、同、光二百年之潜研积蓄,成其所谓今古文、汉宋学、
全世界各种大小体育赛事及节庆活动对主办国或主办地区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奥运会,特别是夏季奥运会(以下称奥运会)这类的大规模国际体育赛事对该地区或主办国的经济发展影响
著名的东方学家和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在其1978年出版的《东方学》一书提出了“东方主义”理论,成为后殖民主义批评的理论基石。东方主义在东西方之间建立起一种二元对立,在
<正>让师生成为学校治理和权利主体,共同参与学校组织管理,都江堰北街小学外国语学校探索了一条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的科学发展之路。师生自主治理推动了教师发展,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