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值引导个性化与标准化LASIK治疗近视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i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Q值引导个性化LASIK(Q-value guided custiomizedLASIK, Q-LASIK)及标准化LASIK(Standardized LASIK, S-LASIK)两种手术方式在近视治疗上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与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间于我院行Q-LASIK术后3个月20例40眼,S-LASIK术后术后3个月20例40眼。随访并比较分析术前1周和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角膜Q值及患者主观感受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随访结果:(1)安全性:Q-LASIK术后3月无1例出现最佳矫正视力下降,S-LASIK仅有1例下降,安全性指数分别为1.047和1.024;(2)有效性:术后3月两组裸眼视力均大于等于1.0,均达到预期值,有效性指数均约为0.99;(3)可靠性:术后1月~术后3月,两组术后等效球镜度均无明显改变,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术后3月岁让,两组Q值叫术前均明显增加(P>0.05),Q-LASIK组增加值△Q明显低于S-LASIK组(P<0.05);(5)术后1周及3月随访,Q-LASIK组主观视觉质量反馈较S-LASIK组稍高(P<0.05)。【结论】通过比较发现两种术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靠性均较好,均可有效的改善近视患者的视觉;而Q-LASIK术式相较S-LASIK术式,术后角膜形态改变较少,且差异较显著;患者主观视觉感受上Q-LASIK组更佳。为了跟进一步量化评价两种手术在视觉质量上的差别,还需要跟多的病例及更全面的评价指标,例如对比敏感度等。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ROSA机器人辅助系统引导下的颅内电极植入确定致痫灶及皮质功能区指导癫痫外科手术治疗,探讨颅内电极植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小学数学教师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但是,如
目的:对血清miR-200-3p与miR-30a-5p在不同病变程度的IgA肾病中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初步探究血清miR-200-3p与miR-30a-5p在IgA肾病中的表达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