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两章。第一章将温庭筠的研究情况包括生年、卒年、籍贯、世系、贬谪以及从游庄恪太子问题作了回顾与梳理。在此基础上,本人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加以初步的探讨,即论文的第二章。第二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温庭筠“品行不端说”的一点看法。传统看法认为温庭筠是一位浪荡的风流才子,他也的确流连于青楼舞馆,喜欢饮酒作乐。但结合晚唐大的社会背景和他一生坎坷的政治经历来看,他的放荡可能是一种仕途失意后的宣泄。温庭筠创作了大量描写女性的篇章,一方面赞赏她们的美丽,另一方面同情她们的遭遇,可见他对女性所持的态度还是比较尊重的;在温庭筠的诗歌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所以从本质上来看,温庭筠可能并不是一位品行不端的文人。第二部分,温庭筠的乐府歌诗与诗词体式的过渡。温庭筠的创作正处于诗向词过渡的晚唐时期,其作品也初步显示着这种文体上的变革。尤其是他以女性为题材的乐府诗作不仅改变了以往“唐人乐府皆不入乐”的局面,在创制手法上采用的还是词体文学的手法——“由乐以制词”,这些作品章法工整、音律和谐,奠定了词调创制与定型的基础。这与作品华美的形式、悠远的意境相结合,体现着诗词体式间的过渡。第三部分,“侧词艳曲”可能并不涉及词体风格。侧词可能是指多使用仄调的入律的乐府倚曲;艳曲是音乐概念,包括曲和辞两部分。“侧词艳曲”有可能指的是温庭筠配合艳曲所创作的平仄韵严格交替使用的乐府倚曲。第四部分,关于温庭筠的词集。本文分析了温庭筠词集情况后认为《金荃词》开始的时候是词文的合集,后来把词单独抽离出来,仍旧以“金荃”命名,即后来的《金荃集》。《花间集》是一部流行歌曲的歌词集,可能只收录了温庭筠适合酒宴时演唱的作品,加之当时印刷不发达,词体文学的传播主要靠歌者演唱,因而温庭筠涉及其他方面的词作很有可能没有流传于世。有学者以历代词选家收录温词的数量来确定其词史地位,本人以为,词选家选词标准各异,仅从其选词数量来确定温庭筠的词史稍有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