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常住人口的快速增长、新城建设推进及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制度面临着新的挑战。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已然成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服务建设的重点。在国务院的医改办联合国家卫计委和其它7个部门一起发布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后,开始在基层卫生单位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目的是在于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总体功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到在新形势更好的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同年,大连市提出要全面推进家庭医生服务,本次调查研究就是在大连某医院的帮助与委托下,立足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利用科学规范的抽样调查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当今大连地区家庭医生的发展现状,以大连市已签约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出发,分析导致社区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接受及认知程度、需求及满意程度和其影响因素,探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在实行过程中涉及的伦理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如何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建议,希望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完善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在大连市乃至全国推广家庭医生服务的大背景下,一方面系统全面地了解大连社区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后的认知程度,满意程度以及需求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在了解民情的前提下,促进家庭医生服务制在社区以及城乡之间进行推广,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质量,加快服务覆盖进度。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情况、满意及需求情况,以大连市某三甲医院下属社区为例,探讨研究家庭医生服务存在的伦理问题,并为如何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质量和社区签约居民满意度提出建议。方法采用配额抽样法,选取该医院下属五社区61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xcel数据录入,和Spss20.0数据分析,研究居民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就诊意愿、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程度、满意程度、需求状况以及各因素之间相关性。结果社区居民中老年人慢性病多发,比例高达社区就诊人群85.9%。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45.0%的居民表示只是听说过或是完全不了解,在已签约居民中,尚有40.8%的居民未接受过家庭医生诊疗服务、仅有27.7%接受过家庭医生上门服务,25.9%的居民接受过转诊服务,其中接受过服务的居民有62.1%对服务表示比较满意。结论调查发现在已签约居民中认知了解水平普遍不高,签约过后合理利用家庭医生服务政策居民也较少,接受过服务的居民对于家庭医生服务的满意度有待提高,其需求集中在对家庭医生的专业水平、服务态度以及医疗设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