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信在烤燃环境下的不敏感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不敏感弹药技术为基础,进行某引信在烤燃环境下的不敏感性能研究,希望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为引信的不敏感化改造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撑。基于含能材料热起爆理论,得出McGuire-Tarver多步化学反应模型,即考虑含能材料自热分解的烤燃数值仿真计算模型;介绍北约标准中快慢烤试验方法。为了研究引信在烤燃环境下的热响应特性,利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考虑装药自热分解的烤燃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炸药发生点火反应时点火时间和点火温度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均不大,该误差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证明所用考虑装药自热分解的烤燃数值仿真模型可信;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引信内部装药第三步自热分解反应起始时间缩短,发生点火反应时的点火时间缩短,壳体温度升高,点火位置向尺寸较小装药位置移动;引信内部装药发生点火反应时点火时间与升温速率、壳体温度与升温速率、第三步反应起始时间与升温速率的函数关系均近似服从幂函数规律。为了研究升温条件、壳体约束条件和装药钝化程度对引信在烤燃环境下热安全性(不敏感性)的影响,利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考虑装药自热分解的烤燃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平均升温速率下,随着前半部分升温速率的增大,引信热安全性降低;选用低热导率材料代替金属材料作为引信壳体材料时,可以有效提升引信热安全性且升温速率越高提升幅度越大;在相同升温速率下,选用较厚的引信壳体,可以提高引信热安全性但提升幅度很小。同时,点火时间与壳体厚度增量、壳体温度与壳体厚度增量、第三步反应起始时间与壳体厚度增量的函数关系均近似服从线性规律;在相同升温速率下,选用钝化程度较高的钝化黑索今作为引信装药,可以提高引信热安全性但提升幅度很小。同时,点火时间与装药中硬脂酸占比、壳体温度与装药中硬脂酸占比、第三步反应的反应度与装药中硬脂酸占比、第三步反应起始时间与装药中硬脂酸占比的函数关系均近似服从线性规律。为了研究引信在烤燃环境下的内部热应力和结构变形,利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热力耦合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引信抵抗热膨胀的能力减弱;点火时刻最大热应力与升温速率、最大形变量与升温速率的函数关系均近似服从幂函数规律;引信在烤燃环境下的结构薄弱位置(最大热应力位置)为传爆药底部边缘区域,抗变形薄弱位置(最大形变量位置)为壳体底部中心区域,均与升温速率无关。
其他文献
白云鄂博共生矿是举世闻名的富含稀土资源的铁-稀土-铌共生矿床,稀土资源形成选矿—分解—萃取分离稀土的工艺路线,但稀土利用率偏低,大量稀土随尾矿堆置于尾矿坝中。白云鄂
本文将空间飞网抓捕技术和拦截型主动防护技术综合起来,对飞网的材料、结构进行设计,作为主动防护系统的新型拦截对抗手段。飞网系统发射展开之后会以一定的面积去拦截来袭目
近年,超材料的研究覆盖了众多领域,从微波到可见光波段,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最初,超材料基本是由金属-介质-金属三层结构构成,称为“金属超材料”。近年,由于全介质超材料
气缸套-活塞环摩擦副作为柴油机中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核心部件,与活塞和缸盖共同组成燃烧室,在工作过程中承受循环变化的热负荷及机械负荷。随着柴油机强化程度的不断升
本论文以F51双相不锈钢作为渗氮基体材料,其组织由γ-奥氏体和α-铁素体两相组成,对其进行450℃和550℃两种温度离子渗氮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OP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
由于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可再生能源转换与存储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包括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等,其中涉及的氧析出反应(OER)和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缓慢、过电势高,那
长期暴露在高砷污染环境下会导致人体皮肤和多个器官发生癌变,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在地下水中,无机态的砷主要以三价砷(As(III))和五价砷(As(V))形式存在,与As(V)相比,As(III)活性更强
榆神北矿区浅埋煤层的地形地貌普遍呈现沟谷状,开采该地形下覆存的煤层时矿压规律不同于一般非沟谷区覆存的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的显现异常的强烈,工作面液压支架极易出现“
β-甘露糖苷及其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为广泛,特别是在生物分子中的N-连接寡糖糖蛋白中。生物学研究表明,这些含β-甘露糖苷的寡糖部分在许多生命活动和细胞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β-甘露糖苷的立体选择性构建是糖化学合成领域长期存在的挑战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1)吡喃糖的异头碳效应不利于甘露糖β-苷键的形成;2)吡喃甘露糖C-2位直立键的羟基邻基参与效应或立体位阻效应都使糖基化反应趋向于生成α-
随着不可再生化石燃料燃烧引发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变得越来越严重,新能源的发展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氢气作为一种高效和环保的能源,由于燃烧不产生污染气体和其他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