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 Breit.)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茎入药,有2000多年用药历史。由于野生资源的萎缩,栽培措施不规范等原因,使半夏栽培品种长期存在着品种退化、病虫害严重等问题,迫切需要开展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为此,本研究以国内典型半夏居群为研究对象,对半夏花粉生活力、人工杂交结实率、雌雄蕊发育、胚胎发育的研究,对半夏杂交育种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亲本及F1代进行了RAPD分子鉴定,从生物学性状、光合特性、荧光动力学参数、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选育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子一代。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亲本中,以新绛半夏的花粉生活力最高,花粉生活力测定蔗糖硼酸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蔗糖10%、硼酸0.0075%,最佳观测时间为4h,早晨9:00-10:00是一日之内的最佳授粉时间。不同居群半夏之间杂交亲和力有显著差异,采用正确的去雄和授粉方式能有效提高半夏有性繁殖结实率。2半夏花器官出土前,已经完成自身的花芽分化,出土的花器官,约144h完成雌蕊的成熟,约168h,完成雄蕊的成熟,半夏雌雄蕊成熟期不一致是半夏自花不结实的重要原因。3利用RAPD技术对半夏杂种一代及其父母本的特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4个引物中有16个能够良好的表现出亲本的多态性,采用16个引物对14个居群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31条有效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总条带数的59.54%,平均每条引物产生4.8条有效带。根据RAPD遗传距离对各父母本及其F1代进行分析,对于遗传距离较近的亲本,F1代遗传特征更偏向于母本。4半夏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结果显示,半夏是一种低光补偿点(17.88~4.36μmol·m-2·s-1)的耐阴植物,但光饱和点偏高(1375~1150μmol·m-2·s-1)也说明其光合适应范围极广。半夏C02补偿点(71.79~92.4μmol·mol-1)表明半夏为一种C3植物。综合比较各光合指标,组合S×H、S×C、C×T在单叶期表现出高光化学量子产额(Yeild),高光化学淬灭系数(qP),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的优良光合特性,组合H×T在单叶期的叶面积、株高比较中表现出优于两亲本的特性,具有成为光合优良品系的潜质。5半夏亲本及F1代化学成分的比较中,有2个组合鸟苷含量超过亲本:H×T,C×T。有2个组合有机酸含量超过亲本:C×S,S×C。